管理者的“三态”
最近听得到的《吴士宏·教练式领导力》,其中一开始就讲到了作为教练式管理者要了解教练的哲学是:
相信每个人都是全面完整、资源丰富、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这种相信不仅仅只是心底里的深信不疑,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与下属沟通协作的过程当中。如何让员工觉得他不只是你完成业绩的工具,打工者而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天才,就要靠我们通过教练式的方式去激发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潜能,让每一个都成为团队的力量的贡献者,真正让团队成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那么作为教练式管理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三态”。
什么是“三态”呢?
三态就是指,心态、状态和姿态。其中心态就是要对教练的哲学坚信不移。这个心态也是这“三态”里面的最最基本和核心的价值观。只有相信你的下属每一个人,不管他们的学历、年龄、职位、工作年限、性别等,他们都是富有独立思考和具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每一个都是天才,只是需要你去激发而已。如果你的团队成员表现不佳,极有可能是你作为主管的心态出了问题,凡事都不愿意放手,也不愿意去激发和鼓励员工,最后自己成为了团队里冲锋陷阵的英雄,而团队成员们却在观望并给你打气鼓励。这就真的成为了,主管在做员工的事,而员工呢?在讨论国家大事。反而不关心自己份内的事了。
状态是什么呢?就是在心态的基础上,相信相信的力量,放弃执念,达到“无我”的状态。所谓“无我”就是要达到:清空大脑、专注聆听、不要判断。初听感觉这个还不简单吗,可是要做到这些真的非常之难,难到等你自己回想起来你刚刚给员工沟通的时候的状态,就想闪自己几个大嘴巴子。咋有没忍住呢?很多时候主管一忍不住就会直接给员工下指令、给任务、挑担子,因为总觉得员工没有自己经验丰富,思考不够全面,跨部门沟通缺乏灵活性,目标不清晰……,一旦你没有做到“无我”的状态,你的自我就会跑出来,然后员工的自我就会缩回去,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你疯狂地输出,你在苦口婆心,而员工则会心不在焉。
除了心态、状态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姿态。比起心态、状态,姿态应该是最好学的。不就是摆几个姿势吗,只要多练习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不就可以了吗,但这往往却是很多管理者难以跨越的。姿态主要让管理者体现出对员工的平等、尊重和重视。那么有哪些姿态是教练式管理者必须要时刻牢记并遵从的呢?
1.和下属面对面坐。而不是员工过来找你汇报工作,你坐着翘着二郎腿,而员工站着。或者是你作为一个管理者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你坐在硕大的办公桌后面听员工站着给你汇报。而是要走出你的座位,和员工面对面坐着聊。一开始员工可能觉得有些不适应,毕竟主管一下子改变了风格,心里一定咯噔一下,心想不知道主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两次以后,员工就能感受到,你是真的想和他平等地沟通,真心地去了解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
2.和下属坐一样的椅子。主管不要坐在老板椅上而是要和员工一样坐在小板凳上。
3.和下属之间没有障碍物。你前面不要摆着绿植或其他办公用品,比如电脑,打印机等。
4.身体微微前倾。
5.不要翘二郎腿。
6.保持目光接触。如果一开始感觉尴尬可以看对方的眉毛或鼻子区域。
7.尽量不打断对方。这一点很多管理者很难做到,其原因就是因为状态没有调整好,没有做到“无我”的状态。
8.必须打断对方时先请求获得对方许可。如果对方侃侃而谈,却不小心跑题了,这个时候要善意的提醒对方,回到谈话的主线上。
“三态”的修炼是作为教练式管理者的第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出发然后才能在教练式管理上走得更远,更快,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