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先生给我的写作反省
昨天夜里读完了贾平凹老先生的《天气》,这是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的都是他近期写成的散文,最早年份的也不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写的一些文章。这本书的名字便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
贾老先生说,这些文章都是长篇《秦腔》《高兴》《古炉》完成之后的间隙写的。我喜欢看散文,之前也看过其他作家的散文集。但是这次读贾老先生的散文,却让我有了不同以往的感悟。
我写的文章,也都是以散文为主。当然,不敢和贾老先生这些大家做比较,只能当做自己对生活的一种记录方式。散文,在我看来,就是即时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情或者心中突发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一种方式。但这不等同于日记。日记是记录生活的片段,更多时候就像是记流水账,是没有感情依附的。而散文则是针对某件事情的完整讲述,包括作者当时的处境、行为、思想、心情,细细品读,则能体会到文中暗藏的情感。
读贾老先生的这些散文,倒是没有其他作者的那种一开始就引人入胜的画面,也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情节,从头到尾,都只是平淡的讲述。他自己也说,他早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入选到中小学课本上的那几篇散文作品固然是好的,但是如今“我不会那么写了,也写不出来了”。他说“年轻时好冲动,又唯美,见什么都想写,又讲究技法。”是这样的,现在的我便是见了什么就都想写,而且每每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是要花很大的精力在写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上面,反而常常是忽略了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他又说“而年龄大了,阅历多了,激情是少了,但所写的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悟的东西,它没有那么的抒情和优美,它拉拉杂杂,混混沌沌,有话则长,无话则止,看似全没技法,而骨子里还是蛮有尽数的。”以前读别的作者的散文,总是会被带入文中,误以为自己也在经历作者当时的境况,便跟着文字轻重缓急的节奏心情也变得悲喜交加。但是读贾老先生的这些散文,并没有被牵着鼻子走。倒像是久别的老友,在重逢时候向我平静地述说着他的生活。这样,我没有参与他的生活,也不会参与他的生活,但是却看见了他的生活。
前面说了,这本书里的散文都是贾老先生在完成那那几篇长篇小说之后的间隙写的。这几部长篇小说,在这本散文集里也有文章专门地讲述过写作的原因与过程。
关于贾老先生的小说,我最早知道的有《秦腔》和《废都》。之前手机里也有缓存《秦腔》的电子版,但是我用手机看书一般多看的是网络小说,用来看文学小说总感觉不对味儿,所以只看了前面几章就不再继续看下去了。以后有机会再看实体的小说书本。
我一直有写小说的想法,也尝试着写过两三篇小说。但是写完之后,总觉得不是很满意,无论是故事情节的构思还是叙述手法的拿捏都有些差强人意。当我看到贾老先生自己对于写小说方面的见解的时候,却是有醍醐灌顶般的领悟。
贾老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关于写作节奏的把握,建议在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就停下来,放到第二天再去写,这样,在第二天一开始就写得很快乐。这一点我倒是有所感受。之前写过一篇短篇小说的时候就是这样,前一天写得很顺手的时候我便是会停下来,第二天再继续写。所以直到整篇小说写完,都觉得没有什么阻碍,十分顺畅。但是贾老先生提到的作品立意和故事发展节奏的掌握,却句句击中我的要害。贾老先生认为:写小说,不要太过讲究语言和小情屈,要往大处写,要多读读雄浑沉郁的作品,要把气往大鼓,把器往大做,宁粗粝,不要玲珑。而这是我从未思考过的。我开始反思,我在写小说的时候,绞尽脑汁设计的细节描写是不是因此显得小气了。或许太过计较细节,恰恰忽视了小说原本所要表达的含义,也因此使得故事内容与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偏离了本意。关于作品立意的选择,贾老先生说“再不写一些应景的东西,再不写一些玩文字的东西。年轻时好奇,见什么都想写,作文有游戏的快乐。现在要写,得从生活中真正有了深刻体会才写,写人写事形而下的要写得准写得实,又得有形而上的升腾。”如我这般年纪,哪里有多少生活中得来的深刻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出深刻的故事来。不过说不写些什么,那也是不可能的。正如贾老先生所说,年轻时都好奇,见什么都想写,只有多写作多练习,终有一天才能写出好的故事。当然,我也庆幸自己还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小说的写作当中,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要写好一篇小说,是需要生活的积累和足够的阅历的。我自知能力还远远不足,还需要丰富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
生活的积累需要时间和阅历的沉淀,是无法操控的,但是阅读却是可以自由掌控的。只要有空闲时间,每个人都可以拿起一本书来阅读。
我看的书比较杂,但是在真正阅读一本书之前,都会做一番选择。拿到一本书,首先大致地翻阅书中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仔细去看这本书。小说和散文是我常看的两种类型。但是一些年轻的作者写的小说我一般是不会看的,大多是看一些有名气的老作家写的小说。贾老先生说“我以前研读别人的小说,总要读他小说之外的文章,希望从中寻到一些关于他的规律性东西。”还来不及阅读贾老先生的《秦腔》和《废都》,便被他的这些散文所吸引了。于是在心里记下了,以后一定要找机会阅读贾老先生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