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谈恋爱”在3岁前!没谈好,长大后过的是另一种人生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220天早安问候。
安东尼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谈过最长的恋爱,就是自恋,我爱自己,没有情敌。”
除了自恋以外,我们每一个人都谈过一次或多次的恋爱。就算你是母胎单身,你也谈过恋爱。
其实,人生第一次“恋爱”,发生在3岁以前。
人的一生正常情况下有两次‘恋’:
一是来到这个世界的初期,他对抚养人的依恋;
另一个是成年初期,他对愿意相伴一生的人爱恋。
那就是说,我们人生第一次“恋爱”,就是对抚养人的依恋。也许你没有任何记忆,但这却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安全感”。这份对抚养人的“爱恋”很纯粹,谁亲自抚养你,你跟谁亲。
这种依恋一般在半岁左右出现,一直持续到12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人生第一次“恋爱”没有谈好,后果很严重。
李玫瑾《心理抚养》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关于孤儿院的孩子。很多孤儿院的孩子长大后,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开始专家以为是这些养育机构是不是存在虐待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让专家学者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机构工作人员并没有存在身体虐待,也不存在物质上的匮乏。后来经过深入调查才发现:原来问题出现在“轮班制”的抚养方式。孤儿院那些孩子,并没有得到像家庭那样“一对一照料”,而是由不同人值班,轮流抚养。因为不停更换抚养人,这些孤儿就没有办法跟抚养人建立依恋关系,情感得不到满足。这些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会变得特别敏感、自卑、焦虑,甚至是抑郁。人生第一次“恋爱”太重要,必须找一个稳定的抚养人,建立依恋关系。
从这个角度而言,成年人的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依恋期的情感缺失。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从小亲自带孩子,就能建立依恋关系了吗?
这种亲自进行心理抚养,除了让孩子建立安全感,避免出现极端的心理问题,那么这对于家长而言,又有什么作用?
孩子人生第一次“恋爱”,依恋关系处理好了,长大后有安全感,有能力有信心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妥妥的“社 牛 ”。
而,如果在孩子早年的时候,不亲自抚养,没有建立依恋关系,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不跟你亲,也容易敏感多疑,对人和社会缺乏信任,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你早年不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那么以后你想管教孩子就太难了,因为你忘了积累你的心理资本。
钱能生钱即资本,心理抚养就在于积累心理资本,你用辛苦付出拥有了他对你的依恋,你才拥有对他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
别以为,孩子三岁前,什么都不懂,也没有太多记忆,就算不管不顾,直接把他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就好,等孩子懂事了,再接过来严加管教就好,那是大错特错。
早年不亲自抚养,后边再想狠管,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教育方式。
作为父母亲,如果你注重这种心理资本的累积,好好亲自抚养孩子,那么你是不怕的,孩子对你是有一份尊重、敬佩、依赖的情感力量的。不用强制命令,也无需滔滔不绝讲道理,这份情感依赖在,孩子对你就是有依赖,就是你日后能约束他,教育他的资本。
“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造就的。”“父母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人生第一次“谈恋爱”在3岁前!谈没谈好,长大后过的是两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