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自己想要看到的……
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曾经主持过一档节目《开讲了》,其中,有一期的内容可谓是引人深思:浙江大学一名大四的男生公开对易中天老师提出质疑:“您是不是就是为了刷存在感?” 随后,该学生基于易中天老师“刷存在感”,引发了下面一系列的论述:您本职是教师,晚年却在上电视,而且讲起并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您出版的图书叫《易中天中华史》,而不是《中华史》……种种都表明您缺乏存在感。而易中天老师只一句话就让学生哑口无言,“你的逻辑环节都没问题,但是,从一开始,你的逻辑起点就错了。也就是说,你从一开始就认定我是刷存在感,才有后来一系列的叙述,而当这个逻辑起点不成立,后面的言论也都毫无意义。”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存在这样一个共性: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倾向于给其他事物加添上主观性的标签。然而,我们却很少去质疑自己的主观臆断是否合理。
看到背着名牌包包的女生,我们说她炫富,傍大款;看着情侣们打情骂俏,我们说秀恩爱死得快……因果倒置,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我们总是根据现象来自我意淫出一系列原因,随后将自我揣测的原因强加给现象本身。
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就拿上文所提到情侣为例:倘若,在路上看到有情侣打情骂俏,定会出现一大波人评论说人家秀恩爱,或者虐狗啦,这便是典型的惯性思维。客观事实是两个人情绪的自然流露;而我们身为旁观者,认为这个现象是为了作秀,于是将人家行为的结果定义为“秀”。误将自行猜测的原因当做现象或结果本身,久而久之,我们所看到的,并非现象本身,而是我们心里的主观臆断。
当然,有人会质疑:首先,人本身就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其次,我们评价某种事物,也是依据自己的逐步确立的人生价值观来判断的,有什么问题吗?
就个人而言,我并不否认这两种说法的合理性,然而价值观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生观的确立本就是一个打破,重建,打破再重建的过程。当我们依据人生价值观去看待事物时,也应当时常反思一下它的合理性,并及时作出调整才好。而对于人本身而言,的确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与理性,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干脆就放弃思想上的客观?答案也是否定的。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趋于感性,但大多数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关头,理性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把有限的理性放大化。
千万不要陷入自己预设的“思维的陷阱”。否则,错把幻像当现实,真相是什么样子,你永远无法得知。
更多优质文章,敬请关注公众号:晴语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