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
2007年的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在湖南电视台上看到了《大明王朝1566》,当时感觉没啥兴趣,而且还看不懂,不知道讲的是啥,没看几集就不关注了。到了稍张一些年纪,看到新闻中说这部剧当时的收视率,也就知道了当时许多人像我一样对这部剧没有兴趣,让这样的一部发人深省,引人思考的剧随风而逝。乃至到今年《人民的名义》大火之后,剧中的腐败现象让人触目惊心,瞠目结舌,随即对腐败和权谋感兴趣了。直到最近几天,算是又重新观看了《大明王朝1566》,对这种权术与智慧感到五体投地,对当时时代的官僚腐败感到无力,对以海瑞为代表的清官感到深深折服。
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真是令人欲罢不能,时常让我去思索,去探究它到底想告诉,想揭示什么东西给我们。所以,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这部剧不管是演员,台词,表情,服装还是故事情节都是及其精彩的,以至于让人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情节,丢失任何一个画面。剧本讲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四十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国库已经空虚,内阁商议在江浙推行改稲为桑的国策,以此来开源充盈国库。这本是一项极好的政策,如果慢慢推行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的,可是要在一年之内就推行,完成五十万匹的订单,百姓的地都要立马改为桑田,百姓当然不依。严党一行人竟然干起毁堤淹天的事情,故事就此展开。表面上看是以海瑞为代表的清官和腐败的严党皇权在斗争,整部剧要宣扬的就是反腐,在我们的历史认知当中也认为海瑞是反腐败的旗帜,但是在这部剧中,我认为要表现的更是编剧对某种完美人格与社会形态的追求,这种追求背后的坚实支撑就是民族精神。
王用汲在大堂对对质中称海瑞有“古君子之风”,这是一个被编剧刘和平寄寓了无限寄托的形象,也是他心中完美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儒法结合,外法内儒。居中不断出现海瑞口称“大明律”,将对方驳斥的哑口无言的场景,这是某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想象。法治与人治是剧中海瑞与嘉靖分执的天平两端,前者如海瑞口中的“大明律”,后者如嘉靖修道房中醒目的阴阳标志,还有他最后训示海瑞时说的一番话: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天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两岸数省之天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如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这是一番充满中国人玄妙精神的对话,也道出了中国封建王朝构筑的本质----所谓外儒内法,便是以阴阳调和为主,法律条文为辅。在道德的精心包裹下,在严明的法律也失去了自己的力度,日益腐蚀,和光同尘,就像紫禁城的回廊一样,无论是徐阶还是张居正,改革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因为他们对抗的不只是严嵩严世蕃也不只是嘉靖,而是强大的传统。
作为完美的人格,海瑞秉承的是外法内儒的原则,行事的原则是大明律,支撑行事的动力则是儒家文化,也就是源源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就意味着他在道德上必须保持完美,否则最大的支撑力便会瞬间坍塌,这个人物形象就会瞬间黯淡并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构建模式中,儒是一层包裹在外面的外衣,外衣光鲜,却可以肆意揉捏,内核灰暗,但必须保持坚硬。海瑞和嘉靖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这便是奥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