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的“三道坎”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康桥_9293

苗苗的“三道坎”

文/卢永锋

苗苗今天梦想成真,大家有口皆碑。都说这不是老天的恩赐造化,而是取决于她自己的“能征善战……”

突遇第一道“坎”

 她是家中的独苗,所以取名“苗苗”。小时候爸妈上班工作繁忙,放在爷爷奶奶那里上幼儿园,早送晚接,倒也省事。可是,上了小学,苗苗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道坎。为什么呢?当时爸爸在市里行政单位当办公室主任,妈妈在区上一行政单位上班,本来这温馨安逸的家庭,还算得上幸福美满,但由于妈妈工作推动力强,人品好,干起事来是个“傻”认真,竟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提拔为泾河北岸一个乡的副乡长。为此,妈妈以女儿苗苗上学没人接送、做饭、辅导作业等为由找单位领导、找组织部、找区上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反映情况说:“我当个一般干部就行了,孩子还小,家里确实有困难,请求领导结合实际,另选高明,不要误事。”结果找来找去,领导以事实说话,用政策、制度以理服人,苗苗妈妈如期走马上任……   

且说苗苗这娃,妈妈去乡里当“官”了,留下她成了“留守儿童”,上下学书包一背,胸前钥匙一戴,亲戚也接,朋友也管,爸爸如遇单位加班或有接待,父女俩谁也管不了谁……爸爸为她既当爹又当娘,做饭、洗衣服、辅导作业,经历着生活的煎熬和赋予的磨难。直到苗苗上初中时,妈妈才从乡下调回城里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中学之后,苗苗变得性格开朗、喜欢体育,颇有男子汉的风度。高中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她去批发市场打工,每天理货、销售,和老板打成一片后,她用极低的进货价拿货,走上街头“自寻门路”,走进夜市摆摊设点卖衣服,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充实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赚经验。在那个过程中,身边不乏冷嘲热讽的唏嘘,“真是白上了这么多年学”,“女孩子还是要早点嫁人”,那段时间,她用十五天时间赚到了当时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那一年,她才十八岁。 同年,她考上了省内一所本科院校的体育系,四年的大学生活,她担任了学生会主席,铸就了指挥协调、运筹帷幄的组织管理才能。

笑迎第二道“坎”

大学毕业后,苗苗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二道坎。那一年,国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取消了大学生统配制度,用人单位实行凡进必考,而市内学校体育老师“严重超编”,农村学校也是“额满为止”,严酷的现实将她拒之于体制内就业的门外。对此,争强好胜的她,并没有临阵脱逃,望而却步,而是面对现实,笑迎生活的浪潮。别人放不下架子,她能放下;别人不敢干的事,她敢干。

秋季,国家号召从大学生中应征入伍,这催生了她的“军营梦”。于是,她当机立断报名体检,不顾父母与家人的反对,用“木兰从军”的历史典故激励自己,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父亲曾经穿过的橄榄绿走进了军营……

在武警部队,她成了一名通信兵,完成了大学生与军人的角色转换。两年的军旅生涯,使她的人生更加完美、绚丽多姿。根据兵役法规定,服役满两年可退役返乡,她拒绝了部队首长继续留在军营的提议,脱下橄榄绿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父母身边……

挑战第三道“坎”

退役后,命运再次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她走进了拥有24家子公司的某投资控股集团,成为一名党务干事,接待、组织活动、解说、配音,她走在前、干在先,她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经常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但这并没有让她扬起理想的风帆,而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她觉得人之一生,应该拥有更多的挑战与努力,于是,她选择了辞职,另择出路。

这是她遇到的第三道坎,但她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的信条,义无反顾地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冲刺。离开大学校园已经四年之久的她,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终于被西安某所211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录取,实现了人生峰回路转的梦想。

入校后,她成了多面手,多次主持学校大型晚会、朗诵会等活动,舞台上的她,落落大方,从容淡定……

年末岁首之际,举国上下疫情肆虐,苗苗不慌不忙地宅在家里温习功课,参与家庭的一切防疫抗疫活动。前些天,由于爸爸工作繁忙,把自己五十六岁的生日忘了个一干二净,但女儿苗苗默不做声地做了“清蒸鲈鱼、开口笑、红烧茄子”等十个菜和“长寿面”,为老爸庆贺生日,并献唱了《生日快乐歌》,直乐得老爸老妈合不拢嘴,两眼“眯”成了一条线。

对她来说,一路走来更觉得亲情可贵,幸福是什么?幸福莫过于厨房有烟火,家和万事兴……

作者简介:卢永锋,男,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泾川县政协。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甘肃日报》《时代学刊》等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图片、剧本近千篇200多万字,作品多次入编国内文学选集。曾获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平凉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散文征文奖等70多项。其中:散文《故乡的金果》、报告文学《原梁之路》被省级多家新闻媒体刊发并获奖;歌曲(作词)《王母故里是我的家乡》《美丽神奇的罗汉洞》《歌唱英雄吴焕先》《扬起理想的风帆》等先后获省市创作奖。出版《泾川人物录》《泾川见闻录》作品集两部。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卢氏历史文化源流研究会监事长、泾州卢氏历史文化源流研究会会长。电话:1819336876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