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炊烟打动我心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改变自己369

夜微凉,青痕缓缓爬上天际,夕阳下,炊烟袅袅升起,我不由得停住脚步,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缕缕炊烟,归子思念。

如果乡愁有颜色,那它一定是一抹炊烟的乳白色。儿时,我常爬上村头那棵歪脖子树,看万家灯火,看袅袅炊烟如精灵般从柴火里轻轻起身,钻过黝黑的烟囱,不染纤尘,飘向天空。青砖绿瓦间,缕缕温暖从房屋里缓缓溢出,混合着一股淡淡的油烟味和葱花香,覆在暗黄的玻璃上,氤氲在袅袅的炊烟里,钻进我的心间。

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歪脖子树也绿了一季又一季,渐渐长大的我也随着炊烟飘向远方。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我不禁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直到离家求学后,常常在梦中又见炊烟,醒来后一枕清泪,才发现,原来,那袅袅炊烟是飘着去寻那游子的孤魂。泪眼看炊烟,炊烟怎么不是湿的呢!

缕缕炊烟,乡人守望。

我想,那些漂泊他乡的游子返乡创业,振兴乡村,定是因为心中有那缕缕炊烟的牵挂吧。他们也如同炊烟一样,初时向往广阔天地,想闯出一片天;后来循着来时的方向,回应着炊烟的召唤。

乡里人家,互帮互助,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无论是缓缓归家的游子,还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都会热情地招呼对方到自家吃顿便饭。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发展,家家户户基本用上了天然气,可乡人们却仍保留着灶台。袅袅炊烟中,又见孩子们在田野间肆意奔跑,奔向炊烟散去的方向……

“吃饭了吗,当家的,添副碗筷!”

“外面冷,来烤烤火吧!”

缕缕炊烟又化作冬日里几句温暖的问候,焐暖了乡民们的心。

那缕缕炊烟中,荡漾的是游子们的一句“爸妈,我回来了!”是孩童们指着远方散去的炊烟,大喊:“我要走出大山!”更是乡民们一句温暖的问候,“留下来吃个便饭。”

炊烟袅袅升起,撩动着我们的心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