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钱钟书若活在今天,会被「女权者」喷惨吧?

2019-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婉xi

文/婉兮  图/网络

1

看到一条新闻,关于郎朗的。

他在近期采访中,回应了不久前的妻子拎行包事件,“现在她拿东西的时候,我说你一定要让我拿,我说你别害我,你知道吧,不要太溺爱。”

这话很有意思。

“你别害我……”透着一股子劫后余生的小心翼翼与诚惶诚恐,当然也带着些自我调侃,还隐约包含了对妻子的浓浓爱意。

也难怪,毕竟一个多月前的骂战来势汹汹,郎朗想必也被骂怕了。

原因是在机场被抓拍,新婚妻子大包小包拎着行李,而做丈夫的两手空空轻装上阵。

网友们群情激奋,每个人吐口唾沫星子,就足以把他淹死在悠悠众口之下。

要命的是,他们骂起人来花样百出:深度与广度双重延伸,还有各式各样的类比修辞,简直是把知名钢琴家贬得一无是处。

郎朗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急忙火速道歉,谁料网友并不买账,质疑声嘲讽声怒骂声依旧源源不断……

如今,事态已渐渐平息。郎朗表示“最近弄了些新的包,看能在怎样不伤害手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我不懂艺术,但大致明白钢琴家的双手珍贵,郎朗也确实为它们买过巨额保险。虽然这不能成为不干活不分担的理由,但站在妻子的角度,或许本就是支持与疼惜呢?

可大家都只盯着性别来说事儿,极少去联系实际情况,更无暇分析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总之,看到女性辛苦就是不合理,骂就对了!

虽然我也是个女人,但这种观念却让我不寒而栗。

2

来吧,我们想象一下,有那么一天,网络上火了一个帖子。

发帖者称,他在妇产科遇见一对小夫妻,三观差点被震碎,忍不住要对“渣男”口诛笔伐。

老婆生孩子,在鬼门关前打转转。男人不陪夜也就罢了,竟还三天两头地闯下祸来;闯祸也就罢了,他竟还有脸去跟妻子哭诉;一次也就罢了,他竟接二连三,弄出一个又一个突发状况。

当然,也都不算什么大事儿,但讲起来也足够恼火。

第一次打翻墨水瓶,把房东的桌布染了;第二次把台灯砸了;第三次把门轴弄坏了……妻子安抚他:没关系,桌布我会洗,其它的我也都能修。

呀,妥妥的巨婴一枚了。

女人们捧着手机看,个个火冒三丈,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产妇角色,只觉得委屈至极。

老娘九死一生为你延续血脉,结果却反过来照顾人,操心家中大小琐事,为一个长不大的男人“擦屁股”?

受够了!这月子之仇也记下了!

于是,劝离婚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样的男人,不离还留着过年吗?”、“嫁他就意味着一辈子做免费保姆,何必呢?”、“离了吧,你不可能把他改造过来的!”

还真没改造过来。

后来,这个女人还为了丈夫的作品而甘为“灶下婢”,曾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最终却心甘情愿地洗手作羹汤。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男人名叫钱钟书,这部作品叫《围城》呢?

他将妻子杨绛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围城》扉页也庄重地写着“献给我的杨绛”。

这一场婚姻被世人羡慕,但钱钟书的“生活低能”却鲜为人知。

作为妻子,杨绛确实在扮演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可钱钟书也曾为她做早餐,并无微不至地端到床头,让妻子舒适自在地享用。

其实,适用于任何夫妻的相处模式是不存在的。

背行李、洗桌布、做饭洗衣……并不一定意味着女性被贬低被轻视被欺辱。

毕竟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旁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而已。

3

当然,中国女性普遍辛苦。

这一点毋庸置疑。

男权社会延续几千年,“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可新时代的思想潮流也接踵而来。

新旧交替之下的女人们,不得不一边撸起袖子上战场,一边频频回头注视着大后方。

多得是下班后慌忙接孩子买菜的职场妈妈,事业、家居、育儿,战场开辟了好几个,每一个都惊心动魄人仰马翻。

这样的辛劳极容易催发怒气和怨气,致使女人们走向另一种极,把“女权”简单片面地理解为被宠爱,甚至区别对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买房子该不该加对方的名字。

男方婚前买房出首付,要求女方共同还贷搞装修,就会被骂作精于算计的渣男;

但如果性别对调,一切似乎就变得理所应当,男方的异议大多会被视作斤斤计较,甚至挖空心思占女方便宜。

再举个例子,夫妻间动手打人。

家暴男人人恨之入骨,可当张雨绮对前夫动粗时,网上网下却叫好声一片,俨然是“女权”向前迈进了胜利的一大步。

可恕我直言,这不叫平等,这只是双标。

有一部分人,不过是借“女权”之名为己谋私利,将一个“女”字作为挡箭牌,理直气壮地躲在男人的宽厚怀抱里,心安理得地索取享受,逃避自己那一部分责任和义务。

而当这种思想投射到现实生活时,她们会要求男人无数不能,时时处处将自己放在首位。

提行李是不可能的、做饭是不可能的、挣钱养家就更不可能了,人家不是都说了吗,“要嫁一个把你宠成女儿的男人!”

当然,完美男人并非绝对不存在,找个人来把自己宠到生活不能自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可若报着这种期待进入婚姻,那多半会失望至极。

4

自媒体圈有个说法:什么样的文章能火?往死里骂男人就对了!

这样的说法,初听解气,细想却极其心酸。

我知道,在中国做女人不容易,但类似的情绪宣泄,只会造成性别对立,于解决问题并无多大益处。

那些所谓的“爱你的人24小时都有空,东南西北都顺路,酸甜苦辣都爱吃”的文章,其实不过一场虚无缥缈的意淫。它们过分强调女性权益,却忘了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共赢。

事实上,强调男女差异而要求特殊照顾,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性别歧视。

当然,这不代表简单粗暴地把女人当男人用。比如,我们不必在掰手腕比力气,用“女汉子”三字来将一切男人都排斥在外。

性别是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东西,天地分阴阳,世间则有男女,这是人类繁衍与世界多姿多彩的根本源动力。

具体到婚姻中,无非是彼此关爱成全,就像《致橡树》中所言,“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照顾和宠爱都是相互的。

这次你让步,下次我哄你;

他需要保护双手,她便力所能及地提了行李(再不济可以请个助理)……

女性不易,男人未必就能轻松到哪里去。我们因相爱而结合,为的不是争论付出多寡,而是互帮互助,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然,如果你嫁的是毫无责任与担当的男人,那就当我没说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