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樹》诗词小窝心灵小屋

七律 · 龙门石窟寄怀

2025-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树_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三千世界本无穷,十万青莲释色空。
伊阙悲欢弥悟切,古阳冷暖始知融。
拈花一笑心相印,证果双修道自通。
伛步连岩寻四苦,余生不可弃桑蓬。

2025年5月12日

注释:
  1. 三千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唐·武元衡诗云:“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2. 弥悟:更加领悟或更深刻体悟。明·阮大铖诗云:“乱后始知鱼麦贵,閒来弥悟雀罗尊。”
  3. 伊阙:龙门石窟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后改称“龙门”。
  4. 古阳:即古阳洞,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时间延续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
  5. 证果:泛指修行得道。
  6. 双修:即双修福慧,指既有福又聪明。
  7. 四苦:佛教中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是佛教对人生基本苦难的概括。
  8. 桑蓬:即桑弧蓬矢。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喻远大志向。
关于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伊河两岸的山岩,占地31.7平方千米,现存佛龛2345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历经10多个朝代1400余年的陆续营造,众多“秀骨清像”的佛像呈现在人们面前。石窟中大量的宗教、美术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对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闪烁着与世界文化融合的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