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逼一把你的孩子?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吗?
我是一名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很多,而很多的家长也会经常向我询问如何去教育好一名孩子?其实在诸多方法中,我比较偏向于狠狠的逼他一把,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
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快乐的,相反学习一直都是很痛苦的,我们成年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理论:你要逃出你的舒适圈,不断的去学习,从大脑的舒适区向恐怖区去发展,而这两个区域中间就是学习区。
我们一定要知道,当人们越强调什么的时候,就说明人们越怕什么,越缺少什么,或者讲人们做某件事就会越困难。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不断地在强调自律的时候,那就说明我们缺乏自律。当我们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强调素质问题的时候,那我们肯定普遍素质低下,当我们越缺少什么想越想要什么的时候才会有不断的强调出现。
而对于学习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很难也很枯燥,我相信如果再让你经历一遍你从小到大的学习区,十有八九你是不愿意的,而那些回答愿意的人,我更宁愿相信当你又再次回去的时候,你还是一样讨厌学习。
成年人都在讲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优秀,可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做,我们要明白,他们都是明事理的成年人了。
对于孩子也一样,他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的明事理,并不会做选择,但是这并不是他失败的原因。
他不明事理不清楚没有体会到这个社会的残酷,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已经体会到了,我们知道学习一定是有用的,是最快最有效的,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方法。
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吗?
我曾经记得很清楚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刘星妈妈对刘星讲,小时候给你报了这么多的培训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愿意学啊,而刘星却反驳说,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儿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刘星的妈妈无言以对。
我们在这样的桥段里看出刘星这句话承载着很多的不甘,也有懊悔。我们总是要告诉孩子不要后悔,其实他们真的不太懂社会法则的残酷和日后生活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帮他们做选择,我们去逼他们一把。
我从初中上大学一共有六次在家里,在学校大闹过辍学,我现在想想,幸亏我的父母和老师们把我狠狠地逼了一把又一把,才让我读完了大学,我才有了老师这样一个职业。
想想如果不是他们逼着我去上学按我的性子,我可能早就辍学了,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活。
其实在学习这条路上,孩子们想退缩,想放弃不难理解,成人都有放弃又退缩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我想你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班级里在开展元旦活动的时候,你是否也很羡慕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你是否也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看似毫不费力的就可以学习很好?
其实你用不着羡慕,那是他们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努力的结果。
有些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责任推到家长的身上,而我想说的是在学校我们可以逼着孩子去学习,甚至放学把他留下来,但是由于学校的时间有限,我们面对一个班又是40多个孩子,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在学校里仅仅逼他们学习而且还不能每个人都照顾的到。
但是你要知道孩子不管是谁在学校里都只是我们班集体的一部分。我们班集体只要平均成绩靠前,那么就说明老师水平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你自己来讲,你就只有那么一个,两个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你心头肉,都是你以后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你是不是应该逼自己一把,让自己去狠狠的逼孩子一把呢?
我虽然是一个老师,但是我最反感的就是快乐教育,最反感的就是兴趣教育。
李嘉诚先生曾经在无锡的演讲中讲过这么一段话:兴趣是什么?吃喝玩乐谁都有兴趣,没有成就哪来的尽兴。没钱拿什么享受生活你的兴趣是什么?是出去旅游回来月光族,出去k歌回头钱包空空出去大量购物回来惨兮兮打工有没有兴趣?挤公交有没有兴趣?上班签到下班打卡有没有兴趣?家里急需一大笔钱拿不出来有没有兴趣?借了钱没钱还有没有兴趣?卖老鼠药的人对老鼠药有有没有兴趣?
孩子们经常会突然对某一件乐器或者对某一项技能感兴趣,我们家长感到非常的欣慰,马上为他们报班。可是报了班之后就会发现大多数孩子在学了几节课之后感觉非常的枯燥,无聊就要放弃。而又对别的事物感兴趣,我们的家长也乐于见到孩子去报各种班,有件报了各种班之后放弃。这就叫兴趣吗?
实话实说,这就是家长对自己放松,这不是对孩子的宽容,这是对他一种变相的溺爱。我们都讲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你是不是在家庭中就随着孩子所谓的兴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教育呢?
说的好听点,这是你对孩子的溺爱,说的直接一点,这是你对他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你懒得去教育孩子,不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不是他没法儿逼自己,而是你懒。
你懒得苦口婆心的教育。你懒得去试试监督,你懒得去思考,你懒得付出行动,还拿加班忙为理由。
我们经常说现在孩子被各种压力包围着,在社会很多人看来他们的这种压力是父母老师给的,所以我们就倡导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而让他们快乐成长,一些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也备受指责,很多亲子关系的树立就是这样造成的。
然而我们扪心自问,如果你不逼一把你的孩子,你不狠狠的去教育他你们的关系就变得特别好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你不逼他一把,等他长大了非常平庸,面对生活有深深无力感的时候,他可能会怨恨你们,孩子们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吗?
你可知道从小被父母温柔以待的孩子,他不知道感恩,他并不会很独立,我们新闻报道上也出现过非常多的父母孩子拔刀相向的场面,这就是你们所要的温柔以待吗?我相信这不是的。
孔子讲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他说自己15岁就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但是我们的孩子不清楚。要知道古人的15岁和我们现在的15岁有着天差地别。
但是因为孩子他不懂得审时度势,分析时局,所以才需要我们家长来作为他们的军师,而不是听听孩子自己做主,最后却丧失了发展一项强大技能的良机。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纠正自己的观点,出手时就出手。该逼他时就逼他。
其次,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时,一定要让他坚持下来,当他小有成就的时候他才会对这件事情真正的感兴趣,而因为这种感兴趣,他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他未来的成就就会更大日后的选择更多。如此一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最后我们自己思想上千万不能懈怠,有问题积极地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付诸行动,其实孩子好不好很大因素都是由你造成的,你对孩子是否勤奋,是否真正的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大量有效的精力和时间,我们老师一眼可以看出。
所以我们不要在继续偷懒了,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一步一步的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