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课后反思

2022-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影露儿

第一次在8班,正式上语文课,开启《草原》之旅。

这是第三个毕业班,可依旧有点恐慌,焦虑,怕上不好。

也的确如此,有点点担心,于是,早上六点,就爬起来,备课。

今天的上课,都讲了一些什么?

本节课我从美丽的自然风光入手,让孩子们对草原产生向往,再引导孩子们,假如你去草原,你的开头,会怎么写草原呢?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切实际,因为一来,孩子们一般都没有去游草原的经历,二来,也没有主动调动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怎么可以写得出来呢?我当时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老舍先生的开头是怎样的,来一个对比,但是,基于孩子们的学情,这个问题其实是无效的。

第二点,今天对作者的生平简介,是在导入之后进行的,由此介绍老舍先生的一些生平简介,有学生讲出来,自己再补充他是语言大师,所以他的遣词用句,都是非常精妙的。这一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放到后面进行总结,PPT也可以相应的出示。

第三,今天上课时,我们探究的活动是分析这一段当中写景的句子和加写感受的句子,很多孩子画不出来,但是,我却忽略了这一部分,而是请直接能画出来的同学,进行分享,会了的孩子,能教会不会教的孩子,是没错,但是,却忽略了他们为什么不会的原因,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距?

第四,在分析句子时,有很多孩子,可以看出来,功底非常好,在说我喜欢这个句子,还能说出一二三点,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孩子问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给孩子们解释,茫茫,是视线模糊不清嗯,敕勒歌也有出现,但是文章当中,为什么不茫茫?那是因为他的视野非常的开阔,第二个孩子,他觉得,他特别喜欢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由此展开追问,翠色欲流和轻轻流入云际,有没有矛盾?但是我觉得这个点,我也没有讲得很透彻,因为这一个翠色欲流,那是苍翠得快滴下来了,流入云际,那是因为无边无际,一直到天的尽头,好像与天相接,这一点没有讲得很透彻。

第五,今天上课的目标达成了没有?其实今天的进度有点慢,了解了情感交融,但是它的好处是什么?其实有必要和孩子们去讲一讲,做一下笔记,也是克服课后习题的第二题。

所以说,第二课时,重点部分是放在人情美当中,由此来实现目标,同时达到读写结合。

那么,今天课堂上,还是很活跃的,我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思路。

今天还没有检查完作业,预习本,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是对于主要内容概括,有很多孩子是不会的,需要教他们一些技巧,由此确定以后上课需要重点关注的语文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