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历史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XIV:基督的胜利(下)

2018-06-05  本文已影响42人  高梧一叶下

写在前面:盐野七生的煌煌著作《罗马人的故事》,一共十五册。在此,我将每册书中的内容做个梳理:一来是对我读过内容的笔记,以及我的一些思考;二来也是将罗马人的故事进行缩写,为那些没有那么长时间来看这大部头的朋友,提供个精简版的“罗马人的故事”。

公元361年12月,尤里安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最高统治者。

使命感爆棚的尤里安,上任之后“烧起了两把火”。首先,他将改革的矛头指向了宫廷。自戴克里先以来,趋于东方专治政体的罗马皇宫,体型越来越肥胖,“与其他领域不同,官僚并不是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巩固地位,而是采用了拉帮结派,换言之,就是通过增加寄生虫的方式,来壮大自身的势力”。尤里安先是精减了各个部门的人事,然后又解散了宦官集团。其次,尤里安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基督教的扩张。国家资助教会的行为被制止,拆毁的神殿被重建,所有对基督教的利好政策都被废除;不止于此,尤里安又颁布了许多和基督教对着干的政策:你基督教不是有教会组织嘛,那我也设立专职祭司来扶植传统宗教;你基督教不是好善乐施嘛,那我也推行各种福利政策。然而,这些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时间和民间力量的支持,这些法案迟早会随着尤里安的死而土崩瓦解。无奈的是,尤里安看到了一神教的弊端所在,他必须为反对宗教支配现实世界而努力。

公元362年,尤里安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呆了不到一年,便移驾安条克,准备与波斯开战。不过,安条克这个中东地区的大国,给尤里安留下的印象却是动乱不堪的:宗教上的纷争,上层阶级的垄断经营,以至于尤里安在其所撰写的《厌胡者》里提到,再也不想来安条克这座城市。

公元363年3月,尤里安率领高举银鹫旗帜的罗马军队开拔,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卡雷,军队兵分两路前往波斯首都泰西封。在这座被称为是罗马皇帝鬼门关的城市,尤里安似乎也中了魔咒,仅依靠底格里斯河水运的后勤补给以及分兵,埋下了这场波斯战争的败局。两个月之后,在波斯首都泰西封城下,双方展开会战。可想见,无论是异地作战的罗马皇帝,还是被打到国都门前的沙普尔二世,双方都不敢掉以轻心,战势异常激烈。不过,罗马军队始终占据上风,并且在一瞬间就能直捣黄龙,杀进泰西封城,然而却被某个将领叫停。尤里安并没有恺撒或是亚历山大那般天纵英才,错失了绝佳的机会。战斗结束之后,双方死伤比列极为悬殊:75:2.5万,罗马军大胜,波斯军退守泰西封。然而,这对于尤里安来说,却不是件能够高兴得起来的事情,第二军迟迟没出现在战场,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发起攻城战。于是,尤里安决定先行撤退,北上与第二军会和。为此,罗马军不得不烧掉底格里斯河上的大型补给船只,眼睁睁看着船队被烧,罗马士兵的心情异常沉重。可见,“有效地分散风险的意义”有多大!沙普尔见状,便派兵追击,希望一场会战能解决战斗。然而,擅长会战的罗马军,再次痛击波斯军,波斯军无奈下只能搞搞游击战,骚扰罗马军撤退。

公元363年6月,双方再次发生战斗。事发紧急,尤里安没有来得及穿上甲胄便上了战马。激战之时,一只标枪刺中了正在支援前卫部队的尤里安。这场战斗,依旧是罗马赢得了胜利。然而,尤里安也在同两个哲学友人的交谈中,离开了人世。虽然后世称尤里安为“叛教者”,然而,这一称呼,似乎也有着些称赞之意。

陷入异教徒和基督教徒之间的皇位继承人选择问题,最终因不知名的约维安上台,而停止了纷争。约维安同沙普尔和谈,全盘接受了波斯所提出的条件。约维安回到安条克之后,废除了所有先帝的政策,尤里安在位时的所有努力全都付之东流。然后,这位约维安皇帝在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途中,死于暴饮暴食。这一幕,如同是上帝为报复尤里安的把戏一般,他指派了个小丑般的角色,终了了尤里安的波斯战争,废止了尤里安的政策法规,似乎要抹杀掉尤里安的所有。


新任皇帝是有着纯种蛮族血统的瓦伦提尼安。这位日耳曼武将统治罗马长达11年之久。登基不久的瓦伦提尼安就命其弟瓦伦斯前往东方,担任共治皇帝。接下来的十年里,整个罗马帝国似乎安稳了许多:帝国东方,国王沙普尔二世离世,波斯实力大不如前;帝国西方,虽战事频繁,北方蛮族大举南下,但都被瓦伦提尼安一一击破,这位蛮族武将,是个打仗的好手;帝国内部,除了约维安出来乱跳了一阵,同君士坦提乌斯时代并无太大差别,不过,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们,却吃了不少来自这位没啥文化的军人皇帝的苦头。

公元375年11月,瓦伦提尼安皇帝在北方蛮族觐见时,气急攻心,一命呜呼。“两帝共治”平稳过渡,瓦伦斯在东方,西方皇帝则由瓦伦提尼安长子格拉提安继承。格拉提安又将意大利本土赠予了四岁的弟弟瓦伦提尼安二世,罗马帝国“一分为三”。自此之后,罗马帝国又进入了动荡不安的年代。


有这么种说法,中国间接性的灭亡了罗马帝国。西汉频频发兵漠北,匈奴被逼开始西迁。这些匈奴对于当时居住在黑海附近的哥特人来说,如同“恶魔”一般的存在。失去土地的哥特人只好寻求罗马的帮助,希望能在多瑙河附近拥有一块居住地。瓦伦斯皇帝心想:这些蛮族人既能扩充军队,又能农耕种地,边境线还能安稳下来,这可是“一箭三雕”啊!于是,他便批准了哥特人内迁的决议。然而,罗马官员没有考虑到的是,国门一开,不光是哥特人,其他蛮族人也乘势一拥而入。数几十万的蛮族人远远超过预期额度,他们要吃要喝,而国家和地方政府又没有相应机构来应对。于是,蛮族人重操旧业,掀起了一股掠夺浪潮,从色雷斯到达契亚,再到马其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可是在罗马帝国境内烧杀抢掠。

此时的瓦伦斯皇帝,若是能与西部的格拉提安皇帝联手,两面夹击哥特人,那最终胜利或许还是属于罗马,并且,格拉提安皇帝也来信提醒瓦伦斯叔叔,“万不要先挑起战事,等我派兵支援。”然而,过分轻敌的瓦伦斯还是同哥特人开战。公元378年8月,哈德良堡战役打响。罗马军展开传统会战方式,迎击哥特人。多部落作战的蛮族人,则从四面八方发动了进攻。太阳还未落山,罗马军就已经溃不成军。瓦伦斯皇帝也在战场上,葬身火海。哈德良堡战役惨败之后,哥特蛮族便原地不动地留在了多瑙河以南的罗马帝国中部,罗马帝国被分成东西两块。“罗马帝国日耳曼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读到此处,我不由觉得,君主专制或是元首制的国家,是极为要看国运如何了:若是遇上个贤明的君主,那必定是有望走向国富民强;若是遇上个平庸之辈,怕是要将国家引上歧路,甚至会让国家遭受灭顶之灾。

此时,单靠格拉提安皇帝是难以支撑起来庞大的、分裂的罗马帝国了,七岁的瓦伦提尼安二世显然是帮不上他什么忙。于是,格拉提安皇帝想起了昔日的一名武将狄奥多西,指派他到罗马帝国东方就任皇帝。那时的格拉提安不曾想到,这个父亲曾死于他父亲刀下的狄奥多西,将罗马拉进了沉沉的黑暗之中。

公元379年1月,狄奥多西登场。在格拉提安的全面支持下,狄奥多西制定募兵的优惠政策,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很快,狄奥多西手下就有了“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军队,他一路将哥特人赶到了伊利里亚。然而,狄奥多西并没有将哥特蛮族赶回多瑙河北岸,而是将他们安置在了色雷斯北部地区,这是由两位罗马皇帝协商所作出的决定。直到现在,两位罗马皇帝也没有看清楚蛮族定居所带来的严重问题。这是件多么缺乏远见的决定!虽然短期内这些蛮族能够极大提高罗马军队的战斗力,然而,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程度。而哥特人合法的定居,使得罗马帝国不得不掏出更多银子来供他们吃喝,因为他们并不会种地农耕。盐野七生在这个地方做了个比喻,罗马同蛮族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邻居,你可以和邻居交好,但是不会讲邻居带到家里住下。况且,邻居来了,邻居的邻居自然也来了。移民政策渐渐地使罗马进入“和平下的蛮族化”,也即是盐野七生所说的,“罗马帝国溶解了,至少在宗教层面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罗马帝国,沿着基督教路线,越走越远。而带头人就是两位罗马皇帝身后的安布罗西乌斯主教。这位曾经担任“光荣职务”的名门之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被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派信徒推到米兰教区主教的位置。安布罗西乌斯作为有着中立立场的神职人员,且他曾经担任过相当长时间的地方长官,因此,两位皇帝都将其视为外交使节的最佳人选。

公元380年到395年,基督教迎来胜利的最后阶段。本来就是三位一体派的基督教徒,格拉提安和狄奥多西皇帝在安布罗西乌斯的指挥下,向“异教”和“异端”开战。

狄奥多西是打击“异端”的“狂热分子”,他接连颁布15条法令,打压和迫害阿里乌斯派。排斥“异教”方面的“突出分子”是格拉提安,他首先是拒绝出任大祭司一职,作为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这一举动无疑是将罗马的三大守护神(朱庇特、朱诺和雅典娜)彻底“打入冷宫”。


公元383年,不列颠军团造反,年仅24岁的格拉提安皇帝被杀,其空缺的西部皇帝只能由12岁的瓦伦提尼安二世来填补。至此,罗马帝国等于是狄奥多西一人独掌大权,在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的“指点”下,帝国全境在向基督教国教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苦命的瓦伦提尼安二世也难逃死于非命的厄运,公元392年,他被家臣刺死在卧室里。

公元384年,“异教”对基督教的最后一场战役打响。担任首都长官的西马库斯,是个坚定的维护罗马传统宗教的“异教徒”,,他上书情愿,希望狄奥多西能将竖立在元老院的,象征罗马传统宗教的胜利女神像,重归旧址。而主教安布罗西乌斯听闻此事之后,也写信给狄奥多西,驳斥西马库斯的所言所述。一场“以言论为武器”的较量开始,只不过,担任裁判长的狄奥多西,早已做出了裁决。“罗马古老异教最后的荣誉之火”,随着胜利女神像的消失,而消散于罗马上空。

公元393年,狄奥多西率兵平定了不列颠军团的叛乱。也是在同一年,狄奥多西来到首都罗马,逼迫着元老院一众承认基督教为罗马国教。“1000多年以来被罗马人奉为最高神的朱庇特,仿佛如真人一般,被宣判有罪”。那些象征着罗马多神教的雕像被毁坏,那些藏书丰富的公共图书馆被封闭,甚至于奉献给宙斯、象征和平的奥拉匹克运动会,在这一年也被禁止。这一年,成为“希腊与罗马文明正式终结的一年”。

基督教终于“征服”了罗马帝国,成为罗马国教。然而,基督教并不满足于此,它还要将世俗权力“收入囊中”。主教安布罗西乌斯,干预到狄奥多西的统治之中,迫使他收回惩罚那些犯法的基督教教徒的命令。非基督教教徒再也不能受到同基督教教徒一样的法律保障,罗马法的公正与威信也荡然无存。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则再次展示了上帝的威严。

一场因赛车手被捕而发生的动乱,导致当地多名行政官被杀。狄奥多西听闻之后,大发雷霆,出动武装力量镇压了这场动乱,当然,也不少人因此丧生。主教安布罗西乌斯再次提出抗议,威胁皇帝如果不公开忏悔,那将永远禁止他进入教堂。起先,狄奥多西对安布罗西乌斯的干涉极为不满,然而八个月之后,他也只能以身素衣,跪在教会门前,表达忏悔之意。这一事件,真正宣告了世俗权力向基督教屈尊降贵,低头臣服,“卡诺莎的屈辱”早在七百年之前就已经上演了。“羔羊是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牧羊人的”。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因病去世,教会将“大帝”的称号赠予了这位罗马皇帝。两年之后,主教安布罗西乌斯也离开了人世。这位坐拥主教之位长达23年之久的实干家,让罗马帝国和罗马皇帝屈尊于基督教,使基督教教会成为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奠定了许多基础的基督教教规。11月1日的“万圣节”,也与他有着重要关系。当时,为了缓和一神教与多神教之间的矛盾,民众有需要个可以解决鸡毛蒜皮小事情的神灵,于是,安布罗西乌斯就“创造”了可以响应各类需求的圣人。后来,圣人们越来越多,就算一年每天都成为纪念日也不够,于是,教会便定下来了专门的一天,让那些没有纪念日的圣人们挤在11月1日,倾听人们的祈祷。


在狄奥多西死前,他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阿卡狄乌斯继承了东罗马帝国,霍诺里乌斯继承了西罗马帝国。至此,罗马帝国真正意义上的被一分为二,成为各自独立的国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