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万里澄明界域开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88期“高考作文”专题活动!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假如交流是河的两岸,那么坦诚就会是架在这两岸之间的桥梁;假如交流是两座大山,那么坦诚就是紧挨着它们的山谷;假如交流是两片树叶,那么坦诚就是连接它们的枝条。
为人相处之道在于坦诚交流。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因为双方见解的分歧,多次争吵,后来俩人各奔东西,从不往来。时隔十六年后,托尔斯泰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希望消除隔阂,这封信使屠格涅夫十分感动,不久他去拜访了托尔斯泰,俩人和好如初。
交流能使争吵的人冰释前嫌,忘掉恩怨。
现在社会,人们已经很少走出去和人相处,人情越来越淡,即使是亲戚之间也少有往来,一来是因为工作状态家庭压力大,确实累,不愿动,二来可能就是害怕交流。
好在现在网络发达,人们似乎已经名副其实地变成了窝在“群”里的动物,无论是微信群还是QQ群,抑或是其他群,这些“社交群”都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载体。
古人想要与人相处沟通需要飞鸽传书、快马送信、烽火狼烟等。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无需出门便可尽情交流的年代,人们已经无法真正完全地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显而易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流就愈加显得重要。
丹尼尔·戈尔曼是一位全球顶级的心理学大师,也是情商概念的提出者,他曾说:“职场中,智商决定是否录用,情商决定是否升迁,而社交商则决定你的生活质量。”
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因为他的专业技术,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而根据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做过的一项调查,在1000位成功的千万富翁中,有90%以上的人认为,与人相处的技能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为人处世中,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秦王破六国一统天下后,为了基业传万世,不顾百姓之苦而施加暴政,引起儒生言论讨伐,一意孤行便实施了残暴的“焚书坑儒”,久而激起民变,致使秦王朝也逃不过被推倒的命运。
究其原因,不就是缺少了和百姓的交流沟通吗?
正如洛克菲勒所说,我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来提高自己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这种能力比太阳底下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更为重要。
人类是在相互的交流中寻求安慰、价值和保护的。在交流中与人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古言中如此生活化的一种对答,却让人深感坦诚交流可以使萍水相逢的心灵如沐春风。
在家庭中,跟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坦诚交流也同样重要。
在高中时,我因学习感到压力巨大,看着桌子上做不完的大量卷子,还有每天的考试,一度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我主动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我告诉他我对学习的担忧,以及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的状况。
父亲表示理解,并耐心倾听我的倾诉,适时开导,假期带我出去放松,让我逐渐消除了消极情绪,学会了适当调整。
假如我那次不坦诚和父亲交流,只是自己郁闷,父亲不了解情况,或许就会对我失望,我也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怨怼,结果可能会在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所以,我认为与人相处,坦诚交流能够巧妙的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而两者一旦丧失了交流,分歧只会无限的放大化,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
坦诚交流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交流需要的技巧是语言,而坦诚则是交流中最应该持有的一种态度。
假如我们没有丢弃坦诚交流,争吵声就不会回荡在屋中;假如我们没有丢弃坦诚交流,愤怒就不会乘虚而入;假如我们没有丢弃坦诚交流,一言不发将会被尘封。
坦诚交流,小至人与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只有放低身姿学习他人的长处,方才可以强大自身,反之小到误己,大到灭国。
清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不与世界沟通,最终国门被破,列强入侵,惨不忍睹。可见拒绝沟通就是拒绝学习,不去沟通只能停留在原地放弃了进步。
我们在与人交流前,要先给人留足面子。做人留一线,说话留三分,与人相处,给别人面子,也是给自己的尊严。
语言是交流的载体,沟通是一扇门,那么坦诚就是这扇门的匙钥;如果交流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坦诚这把钥匙便可以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万里澄明界域开 。
恰如其分的坦诚表达,利于任何交流沟通。
就好比当你孩子跌倒时,你是痛斥他(她)“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他(她)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
就好比有些当父母的发现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
所以说,阴阳怪气的嘲讽不利于交流,我们在交流是不要反问,直接坦诚说出来,这样可以解决80%的问题。而假如你为了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话憋着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
为人之道,只有坦诚交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