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谈谈情,说说爱想法

别动不动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为三观不合

2017-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苍穹之下小人儿

好友M是朋友圈内有名的美女,肤白貌美大长腿,再加上出色的工作能力,有钱有闲的生活让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美女年过三十五,仍然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

上周朋友见面聚会,听M吐槽最近的相亲的几个相亲对象,我也似乎明白了问题在哪里?

对象一是大龄理工男,俗称码农,为人踏实,平日里爱好不多,喜欢呆在家里写小程序,M爱好广泛,觉得该男生活枯燥,没有生活情趣,三观不合,遂放弃。

对象二是银行金领,平日里爱好读书写作等静态娱乐,而M喜欢一切声光电的东西,比如电影,音乐,偶像剧等有声娱乐。M觉得两人兴趣相差太大,一人喜静,一人爱动,两人三观肯定会冲突,见过一面后遂放弃。

对象三是外企管理人员,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相约出门旅游,在制定旅行地点时,发生分歧,M喜欢繁华大都市,男友喜欢人迹罕至的自然风光,男友综合考虑两人,每年旅行两次,上半年去大城市,下半年去看自然景观。

M觉得连旅游这么小的事情都有分歧,说明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又上升到三观不合的高度,于是又放弃了。

在这一次次的放弃中,M更加坚定了要找三观契合的人,决不能将就。

诚然,每个对婚姻有要求的人,都希望自己能遇到生命中的Mr. Right, 不凑合,不将就成为了今天女性择偶的主旋律。这个大方向是极其正确并合理的,也反映了今天的女性在婚姻上的主动选择,开始为了自己的幸福负起责任。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接触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在这种觉醒的背后,似乎隐约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很多女生在恋爱或者婚姻中,过分关注三观的重要性,忽视了包容和理解的作用。又或者过分讲究三观契合的感觉,稍有不同,就随意放弃。一些媒体人或者所谓的爱情专家,纷纷列出三观不合的人结合在一起的种种后果,更有很多的自媒体人现身说法,强调三观的力量。

至此,三观似乎被推上了神坛,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力量,友情不合,曰三观不合,爱情不顺,曰三观不合,似乎人跟人之间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差异化,都可以用三观不合这个万金油来解释。

但是,这真的是三观的问题吗?如果这真的是三观的问题,那三观的作用也太大了。

就像M小姐的三个相亲对象,在我看来,只是生活习惯和爱好的差异而已,跟三观没有任何关系,每个人因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导致后天形成的生活习性和爱好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都可以通过包容理解沟通去解决,离三观的高度还差得远。

我们不能说三观不同是现在都市里的大龄男女青年未婚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得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三观。

爱好不同不等同于三观不同,作息时间不同也不等同于三观不同。在我看来,一些人恋爱浅尝辄止后,以三观不同为理由而分开的人,大多数人并没有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三观,而三观不合只是他们用来掩盖个人的自我本性和爱无力的事实。以三观不合来解释所有差异化的观点,无异于以偏概全,流于表面化。

蒋介石和宋美龄是两个生活习性和爱好完全不同的人,蒋行伍出身,生活严谨刻板,作息规律,宋自幼在美国求学,生活西化,爱好广泛,习惯昼伏夜出。按常理来讲,差异如此之大的两人结为夫妻本来就是匪夷所思,但两人风雨同舟几十年,从上海到重庆,从战区到台湾,不离不弃。两人并没有因生活习性不同进而追究到三观不同。

梁思成和林徽因,同样也是两个性格极端,梁沉稳严肃,醉心学术,林活泼浪漫,爱交际,以我们太太的客厅为场所,结交各路名流。性格迥异的两人,颠沛流离半辈子,依然深爱彼此。两人并没有因为爱好不同而分道扬镳。

因为两人知道,爱好不同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而内心真正追求的理想,和对人对事的态度,在大是大非面前体现出来的人品格局,以及在战乱时期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这些内在的三观问题上,两人是非常契合的。

众所周知的一段浪漫往事,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故事,也恰恰说明了爱好不同和三观不同的差异。林和徐二人相识于美丽的剑桥,骨子里都是浪漫深情动人,都喜欢诗词歌赋,喜欢泛舟康河,喜欢结交好友,喜欢郊游玩乐。

从表面上看,两人爱好相同,外表出众,才华横溢,是众人眼里的神仙眷侣,理应结合在一起。可是林不是普通人,她拥有清醒的认知,拥有对三观的正确理性的理解,能撕开表面登对的华丽外衣,看到徐内心深处的风流成性和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这在本质上是与林的爱情观,婚姻观是是相悖的,林徽因这样聪慧通透的女子能透过表面的般配才看见内在三观的差异,这才是真正的三观不合。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表面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吻合所迷惑,认为这就是三观契合;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生活习惯和爱好的不同所困扰,认为这就是三观不合。

所以,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只是形式而已,错把外在形式当内在三观,有时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眼前的真伪,错失友情或者爱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