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明讯》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2人
阿波罗1969
共享单车 11
这样一来,正常该做的车辆的研发,比如提升单车的使用体验、智能锁的功能;运营成本的降低,比如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车辆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其他收入手段的开发,如广告的运营方式等等都被作为第二级的目标,服务于最终的数据表现。甚至会出现倒挂现象——为了做出更好的数据,而牺牲效率,明知道车辆投放的数量足够,还要增加投放去抢夺市场。
如果说数据绑架是向资本的靠近和对效率的背离的话,那么偏离共享,则是在共享单车这个故事中,否定了共享这个前提基础。薛鼎一直对共享概念非常感兴趣,但他也觉得共享单车在这个概念上走的太远,已经偏离了初心,或者说这种单价比较低的产品,也许就不适合拿来做共享业务。所以薛鼎在新的创业中,开始寻找那些重资产的共享可能,带着他的那些教训,重新上路。
共享之死?科斯定理中的共享企业悖论
共享这个概念,曾经红极一时,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人们兴奋的讨论着共享经济。只要一个物品,你不是100%的时间需要他,应用他,这个东西就可以拿出来共享。
可在实际的运营中共享单车不就是租脚踏车?共享汽车不也就是过去的出租车?随着ofo、摩拜、滴滴,还有陈欧曾经打赌的共享充电宝纷纷跌下神坛,人们开始惊呼“共享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