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那么焦虑 ------如何正确看待代际矛盾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飘圈社会哲学

随着最后一批90后走入大学校园,90后们作为一个整体开始慢慢掌握话语权,很多人随之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样也有一批90后也已经为人父母了,所以他们开始接触育儿之道,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养儿方知父母心”,可现在我们却越来越觉得”养儿方知父母蠢”……

“为何当初我的父母那样对我?”

“越来越觉得自己被父母毁了”

“如果不是父母,今天我们会过的很好”

“最恨的就是父母”

“不能让孩子变成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自己也不能成为父母这样的人”

“当年的父母真是神逻辑……”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当年会如此“蠢”,比如,我们小时候被烫伤,一些父母竟然直接用毛巾擦。比如,我们小时候明明受了欺负,结果父母还会说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比如,明明是你们伤害了我,结果变成了我性格有问题?比如,莫名其妙让我们在外人面前展示才艺。

比如,莫名其妙威胁我们说不要我们了。比如学习不好不想办法帮孩子提升成绩,反而是一顿乱打。

这些琐事对于当年的我们伤害是很大的,我父亲在听到我受伤之后第一瞬间也是责怪我平时锻炼的少,关键时刻才会受伤。

然而现在的人们都清楚,出了事之后怪孩子还有什么用呢?

但是这么简单的逻辑,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处理好,反而是这一代人才忽然解决了呢?

因为我们的父母根本不讲道理和逻辑。

那他们讲什么呢?

讲四书五经,讲三纲五常,讲经验,讲资历,讲权威。

就是不和你讲道理。

诚然,我们因此受到了无数伤害,甚至对我们未来的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但这件事实际上也没那么冷血。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受伤就认为别人一定是蓄意图谋,父母怎么会想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呢?

我们换位思考想一下,在他们那个年代,父母生完孩子之后,他们会如何教育孩子呢?换句话说,他们自己是个什么水平呢?

通过什么方式来吸收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以至于智慧呢?

没有互联网,电视也基本都是官方意识形态的节目,书也基本都是非常传统的书籍,一般人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有想法也会很快被扼杀,日常生活圈子非常小,小到你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一个陌生面孔,每天不是种地就是打鱼打猎。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父母会有何种见识呢?眼界有多高呢?思维有多宽呢?意志有多强呢?

秦始皇大家应该都知道,而同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丞相叫李斯大家也应该有所耳闻,他和秦始皇亦师亦友,这个人曾经是吕不韦的幕僚,师从于荀子。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只是一名看管粮仓的小吏。

他在看管粮仓时,发现田鼠和老鼠都是鼠,老鼠在厕所里面吃的是大便,而在仓库里面吃的是大米。同样都是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篇文章什么意思呢? 主要是讲的人的处境是由环境决定的,本质都差不多。

(但即使是这篇文章,可能我们的父母也根本没机会也没资格读到哦,不仅是我们的父母没机会,甚至我们现在同龄人也有许多人根本不了解这个道理哦)

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一代人是必须有自己的局限性的。

那么接下来就要分析了,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局限?以至于和我们之间的矛盾这么深,甚至深深地伤害了我们呢?

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子问题。

1, 他们思想太局限。

2, 我们思想太解放。

而现实是这两个问题都有,既是父母思想太局限,也是我们思想太解放。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思想会那么局限呢?

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不足,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网,没有汽车…… 我们这一代父母最年轻的也不过就是70后,他们有90%以上的人是根本没有在25岁之前碰过任何电子产品的。

也就是在一个人认知形成最重要的年龄段……他们却是从来没有睁眼看过世界的。

这样的父母,自然是不会有什么见识的。

而他们的育儿手段,也几乎就是依靠村里人的口口相传,还有一些千古不变的传统法则,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所以正如我所说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对不对,也不容得他们去想这句话对不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思维如此局限的原因。

而我们为什么思想如此解放呢?

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了互联网,甚至00后从小就接触了移动互联网,这些人没理由会像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一样的封闭。

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父母会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类的话是对的呢?他们为什么无法去反思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看过电视吗?李斯都可以通过老鼠悟出道理,难道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概念吗?

且听下回分解~

想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科学。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Phouyuan

转载自:公众号社科小圈儿 XPhouyuan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