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妈妈跟着单位出去游玩了,我一个人待在家,已经失业赋闲在家一个月的我,说实话每天都是休假,可到了大家都休息的日子,我也会过得比平时舒坦,大概还是从众心理还有责任感在作祟吧。事实上,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上班休假的时间大不相同,就好比之前所在的公司只会在工作日休假一样。又像有的单位,一个星期只有周日一天单休。但大概是当学生太久了,再加上大家周末普遍放假,所以我才会把周末当作真正的休息,心灵上的休息,因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个容易被环境影响的人,是一个无法不从众的人。
宅在家太久便想出去走走,可也没什么外出的理由,吃过早饭,在家里晃荡个几圈,拿大半个月前一百块办的图书证,拎着印有我最喜欢赵丽颖头像的纸袋便准备出发去图书馆了。
我很喜欢走去图书馆的路程,不是因为这条路真的风景如画,或是有什么趣事上演,只是喜欢这种感觉,如果去图书馆借书本身是目的,但借书的乐趣还不如来来回回的乐趣;如果去图书馆借书本身不是目的,那来来回回去哪里才有这般的乐趣?初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去图书馆借书,有时候周末去借书,看的快了消化完了,平时上学时候就忍不住去再借一本。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之间会有一段时间,我常常是先去图书馆还书借书,再回家吃饭。我并不是一个书虫,所看之书的数量比起大表姐的阅读量也是望尘莫及,家里人提起看书,大多会提起她,不会提起我,因为我确不是那种读书如饥似渴,浑然忘我的那类人。唯记得初中有一次看《傲慢与偏见》看得入了迷,当夜一晚没睡依旧没看完,因为我看书并不得法,速度不快,经常在心里默念,又无法改正自己这样错误的读书方法,只好作罢,念就念吧,读书岂能因为不得法又得不了法而放弃呢?我已经尽力了。一夜没睡读书的结果不是疲惫不堪,一大清早我依然精神奕奕,甚至沉浸于小说的情节中感到异常满足,只是到了中午的时候,一股疲惫就突然袭来,身体异常沉重,晕晕沉沉地睡了一中午,下午的精神也不大好。这,大概是我看书最疯狂的一次了,不过如此。但我是真心珍视我的图书证,读书是我的爱好。
高中去图书馆非常少,一来学业负担太重,周末只有一天休息不说,中午的时间也少得可怜,却有九门又难又艰深的功课等着我去学;二来我经历过中考这次选拔考试后,仿佛对读书这件事的认识开了窍,实则是狭隘了。中考的竞争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三年的读书其实只是为了一次考试,为了进一所重点高中,以此类推,那高中三年大概也只是为了那一次高考,进一所重点大学吧。我这么想着,自以为成熟了,很少去看些闲书,事实上那些所谓的闲书,如世界名著,如文学,小说,其实包含了很多文史哲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不会影响课业,相反它们会提升你看事物的视角,让你出于本心活得更好更舒适,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追求升学率。只是这样的道理,只到今天我才有了一点点体会。
这样说来,我可能还不如一些早早不读书但是知道自己方向的人,他们可能更早认识了真实的世界,更早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坚持自我。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思考应该长远,应该全面,应该理智,应该不随波逐流。总之,高中的图书证,放在抽屉里我基本不碰,聊胜于无。
大学是我最随波逐流的日子吧!其中种种的曲折一言难尽,花光所有积蓄读一个冷门专业,追求精神富有,就业都成了问题。我觉得自己真是被读书坑骗了,日日忿忿不平,火急火燎地拿着图书证就退回了我一百块的押金。直到大半个月前,又想看书了。
说真的,经历多了,成熟了,渐渐明白了金钱的意义,尤其是在你踏入社会的一刹那,你不再是有父母保护,不用去自己猎食的宝宝,而是一个利益的争夺者,一个财富的创造者。终于感到,贫穷,不再能推卸给父母,失败,皆是自己的责任的时候。你会变得有些冷酷,有些积极,只是这种积极不一定真是出于自愿,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还有一种源于环境,源于攀比,源于虚荣。所以不管是读书,抑或弹琴,这些我喜欢的文艺的东西,常常也会受主流世界的冲击!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朋友的身上,他本是一个业余钢琴爱好者,业余是因为没有经济实力去找专业的钢琴老师指导,爱好则表现为他经常在钢琴自学交流群里展示自己新琢磨会的曲目。只是有一天,当他的老板又买了房子车子,被他知道以后,便很久不在群里说话了,他说:我得去挣钱了。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基本国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也都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现实物质,包括我也一样。追求物质本来就没有错,功利主义还是西方领先我们的源泉。大家都说:“你终于想明白了,你终于成熟了。”可是我也没有因为这种成熟感到快乐,这种貌似长大了的成熟其实是一种幼稚。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改变,甚至因为别人的眼光改变,某天你穿着一件异常难受的衣服,并不是自己真的多喜欢那件衣服,而是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多美过得多么光鲜,哦,虚荣心在作祟。没过几天,你会发现另一个人也买了一件并不舒适的华服,哦,攀比心在作祟。再没过几天,你会发现人人都有了这样一件衣服,哦,从众心在作祟。然后,再来一个人引起新的潮流,的确,这也有点意思,倘若你能从中获得新鲜感和乐趣的话。我们跟着他人的价值观,跟着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评判着自己的好坏,掂量着自己的幸福,觉得自己长大了,却还比不上孩子开心。
去办图书证的那天,我早已经忘了自己是否退过图书证,询问管理员,她查过档案说我确实已经退了证,所以必须再交一百元,才能补办新证。时隔两年,图书馆早已从事事需要工作人员亲力亲为变成了电脑自动化操作,我自行办好了证,看那证上没有照片也没有名字,折回来问那个姑娘:“我需要在上面写名字吗?”她瞥了我一眼,淡淡地说道:“随便吧,不写也可以。”她说的不带情绪,我听着却不好意思起来。是否她觉得像我这般曾经退过证换回钱的读书人,很有可能下次再舍精神求物质呢?或许她没有这层意思,我却有点后悔去问她。
不是每个改变了立场的人都值得原谅,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小事往大了说去也有它大的意义。一张普通的图书证,却也包含了一种选择,一种态度。多少人在忙碌的工作中,在争权夺利中,放弃了读书,放弃了曾经年少时珍视的图书证啊!
也许我不会再有机会去大学深造读书,也许我也无法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许我一生也就如此碌碌无为,但读书,不该是上学才做的事,也绝不是不上学就可不做的事。这次,我希望图书证能陪伴我直到生命的尽头。
进入阅览室挑书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样子,一个坐着轮椅的老爹爹进来了,他的脸上如冬日枯瘦的老树皮一样,布满了层层叠叠的褶子和老年斑,头发已经花白。只听管理员严厉地说道:“哎呀,您这不好进去啊。”因为书柜的间隙非常狭窄,那轮椅根本没有挪身的地方。
“我只是来看看。”老爹爹一点也不慌张,似乎还想亲自驾着轮椅往里走,终究是挤不过那狭窄的过道。
“您想看什么书跟我说好吧,我帮您去拿。”管理员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我在里面选着书,并没有探头去看,过不多久就没声响了,只听见又进来一位管理员,说自己刚去测完血压,血压很高。原先的那位管理员便要她好好保重身体,又感叹着这年龄血压不该这么高。
我的身体也不好,一段对话听下来,既感动于老人这么大年纪还想读书的求学之心,又感叹光阴易逝,健康可贵!倘若上天多眷顾我一天,我便得多读书一天,倘若母亲给了我肉体的生命,那么书籍便给了我灵魂的生命。
我相信,那些能认识自我坚持自我的人不会迷失,迷失是因为还不够成熟,当你学会了分清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不再为哪个同学的名牌眼红,不再为哪个同事的恩爱落寞,始终珍视着自己的读书证,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坚信自己的价值不因他人的评判和对比而损失一分一毫,才能真正活成一个快乐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