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写作干货好书共读

写作: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故事?

2021-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非村

《小说写作教程》第二章读后感

前段时间,阳光老师问我,你写一个故事的前提是什么?你想要通过你的故事表达什么?

他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点紧张,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好好地思考过。我只花了几秒钟时间,回答他:我想表达对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我想关注人内心的想法。

这个答案差强人意,一听就是临时起意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写故事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从去年七八月份才开始慢慢接触这种文体。我把自己写的故事收在一个叫《故事练习册》的集子里,把它们当成是练习。既然是练习,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故事最终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结局?别人又能从我的故事中获得什么?他们又为什么要来读我的故事?

有好多问题值得我好好思考。

故事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这些都是写故事的素材。

可是我们还不满足,喜欢去听别人的故事。有人来找我聊天,她会和我讲讲她今天遇到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家长里短,八卦秘辛。有些人讲得平淡无奇,让我听了昏昏欲睡,有些人则讲得跌宕起伏,我听得津津有味,并且很积极地参与进去。

或者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打开电视或花钱去电影院,手边吃着喜爱的零食,眼睛盯着闪光的屏幕,跟着主人公的遭遇或哭或笑,甚至还要骂一骂里面的小人,祈祷他快点领盒饭。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自己的故事已经足够多了,为什么还要再去听别人的故事呢?一个故事怎么讲才能更吸引人呢?

所以就回到了最前面的问题,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故事?

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美国曾有一个抢劫运钞车的主犯埃迪,案子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破案线索。事后,他逃亡到了加利福尼亚,和一个女人同居,有钱有闲,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埃迪很烦恼。他是这个抢劫重案的主犯,这是他重要的个人身份,可是他并没有被人认出来。于是他把这个事情和自己的女友说了。但这个秘密也让她的女友心烦意乱,她必须要向别人泄露这个“天机”,并且要求别人也像她一样做到守口如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谁都想守口如瓶,但是谁都做不到。最终,这个劫匪也因为事情败露而被抓。

这当然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我们有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的需求,让我们的感受得到认同,身份得以确认。

再说到我们为什么要去读故事。想要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可以选择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想要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可以借助社科类……那么故事呢,它可以讲科普,可以讲生活,什么都可以讲,它和其他表现形式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情感,能让读的人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关联或者共鸣。这种关联和共鸣才是故事吸引人的关键。

人的一生并不长,大部分人都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好奇心决定我们需要从别人的经历里去获得全新的体验,也许是逃避、也许是追求,也许是作为我们有可能遇到类似事件时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移情,和故事里的人物达到身份认同,也许是故事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关键所在。

所以说,身份认同解释了读者为什么要读故事以及作者为什么要写故事的两大问题。也就是我们之所以需要故事的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