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别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这是一种自杀性的做法。

2019-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茗予心声

    书名: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进度:50%

    “让我们所有人都记住这三条真理:宽容的心、友善的语言、充满奉献和慈悲为怀的人生,这才是人类延续下去的根本。”——佛陀(The Buddha)

      几千年前,佛陀就曾这样教导我们,可惜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无法和谐的处理各种关系,鸡飞狗跳的日常让我们疲惫不堪。《非暴力沟通》教会我们如何与人沟通,哪怕此人非常仇恨你。

      不要问自己,这个世界需要什么。

      问问自己,什么会使你鲜活起来,然后就去做这些事。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就是充满生命力的人。” ——哈罗德·惠特曼

      非暴力沟通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关键问题上。

    问题一:我们的内在,鲜活的东西是什么?

      没几个人真正知道该怎样回答,因为没有人教过我们生命的语言。 还没有人真正教过我们怎样回答这个问题。所以非暴力沟通可以教会我们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

      问题二:我们能做些什么,使生活更美好?

        我们接受的教育使我们从赏罚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体会我们内在鲜活的东西是什么,什么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接下来我们就来为大家分析: 我们如何表达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

1:观察

      “单单只是看看,你就可以观察到很多东西。” ——尤古·贝拉(yogi Berra)

      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不掺杂评论地表达我们观察到别人对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使用的任何字眼,如果暗示别人是错的,都是对我们鲜活的内在生命状态悲剧的、自杀性的表达。之所以是悲剧的和自杀性的,是因为这样说话不会让人由衷地对我们的幸福作出贡献,反而会激发防御和对抗。

2:感受

      “我们的感受是通向知识的最真实的路径。” ——奥德瑞·洛德(Audre Corde)

        当人们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要进入自己的内在,并告诉他们,我们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是什么。

3:需要

    “了解人们的需要时,需要就已经满足了一半。” ——阿德雷·史蒂文森(Adlai Steveson)

      当我们在需要的层面连接,很惊人地,那些看起来无法解决的冲突开始变得能够解决了。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我们如何能让生活更美好?

1:请求

      “请求是接受的开始。确定你不是用一只小茶匙去舀海水。至少带上一个桶。这样孩子们才不会笑你。” ——古姆·罗恩(Jim Rohn)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正向的可操作的语言来提出请求。

2:是请求而不是要求   

      我们需要提出清楚、果断的请求,我们也想要让其他人知道,这是请求,而非要求。

      当我们做事不是出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神圣能量,使慈悲的给予自然而然的发生,如果我们做事只是出于文化中习得的做事模式,因为我们应该/必须/不得不去做,为了奖赏或者出于内疚、羞愧、职责、义务……那么,每个人都会为此付出代价。每一个人。

我们再看本书的第二部分
应用非暴力沟通

1: 自己内在的改变

      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 “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约翰·杜威(John Dewey)

      在考虑非暴力沟通如何帮助我们做出改变时,请记住这一点: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是因为他们看到更好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方式代价更低,而不是因为害怕如果不做我们会惩罚或责备他们。

2:对自己的“错误”做自我倾听

      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而不会失去自尊。我们教人们如何在所谓“犯错”时用倾听来连接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

3:疗愈旧伤——哀悼与道歉

        没有时间哀悼的人,也不会有时间修补。” ——亨利·泰勒爵士(Sir Henry Taylor)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看到哀悼和道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道歉基本上是我们的暴力语言中的一部分。它暗示着错误——你应该被指责,你应该忏悔,你的所作所为说明你是个糟糕的人——当你自己也同意自己是个差劲的人,当你做足了忏悔,你才可以获得原谅。对不起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恨自己够多,你就可以被原谅,你懂的。

      相反,真正的疗愈不是那个同意自己糟糕的游戏,而是深入自己的内在,看到你的哪些需要因为这行为而未能满足。当你跟那些相连接,你会感受到一种不同的痛苦。你感到一种自然的痛苦,一种引领你学习和疗愈的痛苦,而不是对自己的恨,不是愧疚。

接下来 我们需要通过倾听与他人建立连接

      人并没有织出生命之网,他仅仅是网中的一根线。他对网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一切都绑在一起,一切都相连。” ——西雅图酋长(Chief Seattle)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在于建立有品质的连接,让我们出于慈悲给予的喜悦而彼此给予。并不只是得到你想要的。”

回应他人的信息

      倾听基础上的连接是一种心的了解,我们能够看到其他人内在的美,看到他们内在的神圣能量和鲜活的生命状态。我们通过这些彼此连接。我们的目标不是知识上的理解,而是用倾听彼此相连。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和别人产生同样的感受。看到别人处于不安之中,我们感到伤心,这是同情。而倾听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都有同样的感受,而是意味着,我们与他们在一起。这种有品质的了解需要有人类所能给予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我们当下的临在。

看到他人的美

      爱,无非就是在别人身上认出我们自己,是认出的喜悦。” ——亚历山大·史密斯(Alexander Smith)

      我们并不是把这些当作心理学技巧来做,而是因为我们想要在此时此刻,与这个人内在的美相连接。

      如果我们能与彼此内在的人性连接,能与任何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连接,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我们要总是确保,无论人们就哪一种策略达成一致,他们之所以赞成,是因为希望为彼此的幸福作出贡献,而不是出于那些需要避免的原因——比如害怕惩罚和内疚等等。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非暴力沟通》上半部分内容的分享,明天我们再来分享后半部分内容。

      我是有温度的茗予,我在简书等你。

告诉别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这是一种自杀性的做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