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读《诗经》之《邶风·击鼓》

2020-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秋艳律师

     

      又值七夕。

      对这个节日的印象,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那首“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鹊桥仙》词。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了。
      上午读《诗经》,读到了《邶风》中的《击鼓》,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今天的节日倒也契合。
      诗的原文是:
      “击鼓其镗(tāng),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chōng)。
      爰(yuán)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xū)嗟(jiē)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xún)兮,不我信兮。”

      《诗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时间跨越了五百年。某些文字的发音及含义,古今相差太多,经常会发生歧义。尽管有毛诗和三家诗的解释,后来的学者们也多有不认同并作出自己的注解的。比如《绿衣》这首诗,毛诗解释为庄姜因为无子而受到其他姬妾们的欺凌与僭越而写,而现代亦有人认为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就像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样。

      所以对于诸多的译本,在尊重各方注释翻译的同时,不必太抠字眼儿,欣赏即可,也不妨按照自己的理解想象出自己的《诗经》故事来。

      《击鼓》的大致意思是:

      “战鼓咚咚地响起来了,士兵们踊跃地舞起了刀枪。人家留下修筑漕城,我却偏偏要去往南方。
      跟着统帅孙子仲,调停陈宋的纷争。不让我一同返回家,内心忧愁放不下。
      在哪儿停留在哪儿住?又在哪儿失去了战马?在哪儿能够找到它?在那幽深的丛林下。
      还记得离开时,牵手说出的誓言吗?生死也好,聚散也罢,我们能相互陪伴到白头。
      可惜相隔太遥远啊,不能相聚在一堂。可惜分离太过长久啊,不能兑现我曾经的诺言。”

      诗中的男主人公,要随军出征了。

      他认定了这是一场一去不复返的行程,但又不忍心说出“死”这个字来,所以以“丧马”来隐喻,就像唐代张籍在《邻妇哭征夫》中所写的“今日军回身独殁,去时鞍马别人骑”;唐代贾至在《燕歌行》中写下“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

      古今多少场战事,使多少人骨肉分离、使多少夫妻一别就是永远?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汉代的《乐府诗集》中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的对话;
      所以唐代的曹松说“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所以王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所以杜甫写了那个晚上结婚早上丈夫就要出征的新娘子,强忍悲伤,一方面劝夫君“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一方面因为身边没有了悦己者,而“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女主人公在诗中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不难想像。

      或许,在傍晚的时候,她会登上高处,“望尽归来路”;
      或许因为总也见不到行人归来,会“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或许会回忆曾经询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欢娱时光;
      或许会折一枝春柳,在内心里“借问行人归不归”;
      或许,斯人已去,她却毫不知情,“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或春)闺梦里人”……

      读懂了《击鼓》,自会知道这是一个哀痛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结局并不圆满,如果过于较真儿,非要求个好彩头,婚礼上就不必再吟出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

      不过,这句话沿用至今,早已经抽离了原诗中的凄婉伤痛,成了无数情人之间山盟海誓时经常会引用的句子,苏芮的《牵手》,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莫不滥觞于此——尽管现代婚姻太脆弱,花不常开,月不常圆,很多时候,这句话最终也只是流于一句誓言而已。

      其实,在我内心中,仍然祈盼《击鼓》中的夫妇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

      听到了扣门声,守候的女人打开房门,那个远行的人归来了。女人也必然会像《诗经·召南·草虫》中的主人公一样,不再“我心伤悲”,而是心儿开始平和喜悦起来。然后烧起热水,洗去征尘,“共剪西窗烛”也好,“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也罢,从此快快乐乐地相守到老⋯⋯

【注释】

      1.镗(tāng):鼓声。
      2.踊跃:操练武术时的动作。兵:武器。
      3.“土”、“国”同义。城漕:在漕邑筑城。漕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4.南行:指出兵往陈、宋。这两国在卫国之南。三四句表示宁愿参加国内城漕的劳役,不愿从军南征。
      5.孙子仲:当时卫国领兵南征的统帅。“孙”是氏,“子仲”是字。孙氏是卫国的世卿。
      6.陈国国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宋国国都在睢(虽suī)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平陈与宋”是说平定这两国的纠纷。
      7.不我以归:“以”和“与”通。“不我以归”就是说不许我参与回国的队伍。卫军一部分回国一部分留戍。
      8.有忡(chōng):犹“忡忡”。心不宁貌。
      9.爰(yuán):疑问代名词,就是在何处。这句是说不晓得哪儿是我们的住处。
      10.丧:丢失。这句是说不知道将要在哪儿打败仗,把马匹丧失了。
      11.于以:犹“于何”。以下两句是说将来在哪儿找寻呢?无非在山林之下吧。这是忧虑战死,埋骨荒野。
      12.“死生契阔”:言生和死都结合在一起。契:合。阔:疏。
      13.成说:犹“成言”,就是说定了。所说就是“死生契阔”、“与子偕老”。子:作者指他的妻。下同。
      14.于嗟:叹词。阔:言两地距离阔远。
      15.活:相会。
      16.洵(xún):久远。末章四句是说这回分离得长远了,使我不能和爱人相会,实现“偕老”的誓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我的原创作品,最早发表在“美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