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白话江湖

练气士

2023-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东坡历险记

稚農曾练太极近十载,其师所传,与网上普传自有不同。

师说,譬如人在水中,水的浮力托着身体,想要在水中站稳,需要一种松沉整力。

其师要求她练出空气如水的感觉,身体被空气的浮力所托,而身体又必得像杯子放在桌上一样,自然放在地上,似不用力,但又稳如磐石。矛盾但又统一,要升必有降,有浮必有沉。

练到第八年,终于有所得,能基本做到师父所说。

稚農某年到武当山时,和一个道士聊得投机,获赠一本小册子《张三丰.无根树》,张三丰对于练气,大致说到坚持的方法,不求速得,不需暴练,每日做一时的功,得一时的功,久之,自能神通。

只是对于练气的窍穴,张三丰只说“心下肾上三分之间”,实在难以捕捉,有点讳莫如深的感觉。稚農又去翻看各种秘籍,对于“气穴”的描述皆是如此。

后来遇到一个看起来20岁的“年轻人”,经他解释,才最终明白了———

“神阙穴与命门穴的连线,神阙进去三分,命门进去七分的地方就是下丹田(是一个范围,不要精确求一点),就是道家说的命门气穴,筑基守的大穴。

不干别的,师传口诀就是“凝神入气穴”,万缘放下,身心大定之后,开始凝神入气穴。

凝神之法概括起来就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下丹田!

眼观鼻,眼光神光凝于眉心祖窍,意随目光,然后下移,观鼻尖一点虚空,再下移,至口,再往下,至心,再往下,至气穴,感觉似有一物,随神光下移注于气穴,此物似有着落,此时气穴为之一动,意止于气穴,气也归于气穴,惺惺意守,微微意照,似存非存,意念轻灵而寂照。

呼吸绵绵软软,如在胞胎中,由盛转衰时收功,即见好就收,意照感觉全身阳气都收于气穴之中,意识慢慢苏醒,不要猛醒”。

稚農由此练习,知道道家常说的神通都是真的了。一次,稚農给人诊脉时,正是连日操劳之后身体虚弱之时,病气一下子传过来,对方双腿无力,难以走动、头晕恶寒的所有症状都消失了,全部都到了稚農身上。

稚農当时不想熬药喝药,马上存思静气,心中自发练道:“真人在此,速速离去”,自己后来也觉得好笑,但半个时辰之后,稚農起身,症状已经消失了一大半,头部清明,可以下地自由活动了。

太极是“活桩”,稚農练习的时候,除按师父教诲领悟,也把“窍穴”呼吸之法用于练太极的过程中,吸气时腹部内收,呼气时腹部放松,动作拳架倒在其次,只随呼吸意光而动,外人看来,反而似拙了一些,只稚農自己知道开合升降,骨节经络隙隙如理,一日比一日舒畅,幼年纠结的旧疾逐一渐次展开。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