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焦虑:孩子不再期盼寒暑假背后的原因,令人心酸

2024-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水墨凌儿

Hi~我是凌儿,一个追求安稳,却又不断折腾的博主

专注于读书分享|自媒体写作|成长疗愈

记得孩童时的我们,盼放假,盼过年……

前几天陆续看到各地学校放假通知,我们家星辰放学回来,我略带兴奋的跟他说:“又要放寒假了,你想好怎么安排了不?”

这小子冷冷的看了我一眼,淡淡的说:“我知道啊,老师已经说了。有什么好的?放这么久的假,又要一个月见不到同学……”

满脸的不开心和不情愿,我愕然……

我们的童年,总是最美好的回忆。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假期,暑假可以和小伙伴们上山下河,寒假可以围炉吃零食、看动画片。

· 焦虑的父母 ·

临到放假,小区里总会听到类似声音:“寒假来了,你家娃怎么安排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双职工家庭普遍,父母双方都需要工作来维持家庭生计。孩子一放假,他们安全问题和照看便成了父母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居住在大城市里的年轻父母,每天忙于工作,社区活动少、亲戚朋友距离远,孩子的看护问题就发愁。送回老家给父母看,会担心老人家看不住;寒假作业,老人也辅导不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一到放假没人带,就只能送到培训班,但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经济负担。

前段时间,我和先生给孩子算了一笔孩子的教育数。我家星辰六年级了,为了让他小升初能够提点分,准备给他报课外培训。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语数英三科,推崇的都是一对一辅导,话说小班制孩子学不到东西。

我们按照一个星期一次课算,语数英一个学期下来大概2万多;再加两个业余培训,一个学期大概1.5万左右。寒暑假上课课时会相应增多,一个寒假下来补课费就高达3万余元。

算算费用,我们摇摇头,能省的就省吧!把时间腾一腾,能自己教的还是自己教,能不消费的就不消费吧~

也许在一线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有可能伴随着极高的价格标签。高昂的学费让许多普通工薪家庭望而却步,即使勉强支付得起,也可能需要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

· 迷茫的孩子 ·

对于孩子们来说,假期的意义应该是放松身心,享受童年乐趣。

原本可以尽情地玩耍,或是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亦可以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书籍世界里。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邻里关系淡漠的今天,很多孩子在假期里只能独自待在家里,几乎失去了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机会。

电视、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了他们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曾在家长群里看到过一张照片,家里装了监控,孩子一个人在家,书桌上堆满了未完成的作业和学习资料。

家长发了一句话:“孩子一个人在家表现很不错,写会作业,就自己唱会歌、听会音乐,吃饭就点外卖放门口。”

照片和家长的话,让我感受到的是孩子孤零零的自娱自乐,他的内心到底是否如这位家长认为的一样?

然而,上培训班的孩子,假期似乎变成了另一个学期,只是地点从学校换到了培训机构。就如我家星辰抱怨的:“这样的假期还不如不要,至少在学校还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

  写在最后

寒暑假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却被时代的变化所淹没。

父母们在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孩子们只能被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想要在追求安稳与折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要不断成长和疗愈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