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散文随笔

迟来香雪海【自驾江南30】

2021-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付强_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说的是梅;“只因误识林和靖,惹的诗人说到今”,说的还是梅。

论世上与梅花最相称的地名,莫如苏州光福的“香雪海”。“香”之寓意梅之气味,“雪”之形容梅之清洁,“海”之模拟梅之规模。是怎样的奇思妙想才能取出这样活色生香的名字?

我也爱梅,更仰慕“香雪海”这个名字。于是,在苏州徜徉了几天后,最后终于到了香雪海。

到的时间是2021年4月1月。我知道,这个时节,梅花早已谢了,但我仍然想来看看,不为别的,就为“香雪海”三个字,她在我梦里萦绕了几十年,今朝路过,岂能不来?

来了,这里峰峦重叠,植被聚茂;这里山外有湖,湖中有山;这里“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意料之中,梅花谢了,惟有一树树青涩的梅子,小如指头,于是,“只把青梅嗅”。

虽然没有看到梅花,依然被“香雪海”漫天遍野的梅树所震憾,难怪康熙三次、乾隆六次在此赏梅并留下御碑和诗篇;难怪宋荦的“香雪海”一题,便名动天下。

香雪海是中国梅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著名的“邓尉探梅”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距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了她的盛世美颜而倾倒,“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

梅花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它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只是遗憾,我们来迟了。和妻徜徉在林海之中,想象着梅的神韵,寻觅着那“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那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的暗香,想象探梅时节,花丛之中,微风阵阵略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的感觉......

梅林中,株株梅树直立、曲屈、歪斜,枝条清癯明晰,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韵律;树皮黝黑而多糙纹,虬曲苍劲嶙峋,自有一种饱经沧桑的不屈之美。

在园里工作的梅农对我们说,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则含苞未放,迟了则落英缤纷。古人也说“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惊蛰”为侯,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而我们整整晚来了半个月,半个月前,我们正在婺源的江岭观赏油菜花。

眼下的香雪海,除了几个花农和我们,阒无人迹,门庭冷落。我在想,半个月前,这里的游人摩肩接踵人海如潮,终归,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只是附庸风雅的过客,观过了梅花,便作鸟兽散。而真正爱梅的,唯有那“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一生不娶不仕,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梅妻鹤子”的美名的宋朝隐士林和靖而已。

你在城市的霓虹里,沐雨栉风

我在香雪的柔情里,衾枕黄昏

香雪海,就是这样一处

恬静、芬芳的精心之处

只可惜,我学不来林和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