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五)
五,没有春晚胜似春晚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降临。零星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各家各户祭灶神烧纸钱陆陆续续进行,乡村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稍显凝凝重和肃穆。
大红灯笼挂在各家大门口,有些人家为了使光亮照得面积更大一些,就把红色的灯笼高高挂在门口的果树上,这些灯笼仿佛地上的星星,点亮着毎家每户的大门口。
老人和女人都被留在了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白炽灯泡光亮照明,每个房间都亮如白昼,常年节省的父母在这一天慷慨大方,不心疼电费,不担心浪费。在家里没通电之前,日常每个房间备用一个墨水瓶或装药片的玻璃瓶做的煤油灯,在初夕之夜,每个房间都点上灯,直至天眀,牛栅里也不例外。灯捻子上的灯花越大预示来年的好运越多。
初夕之夜守岁,几个人围位在一起磕着瓜子,聊着天,老人们讲古老的故事,小孩子打着盹听,许多旳故事也常常就这样一代代被流传了下来。
大约小孩子是有特权的,或许是因为少不更事,大人没把他们当回事,小不点的女娃们就常常混在由男人们组成的拜年队伍中,玩得不亦乐乎。
那是热闹而隆重并且非比寻常的事情,先由领头的某个叔伯或堂哥组织几个人在一起,怀里揣瓶白酒瓶子,按辈份高低,从辈份最高的一户开始走起,一家一户拜年拜过去,从这家出来,那家进去,走过的人家越多,队伍就越庞大,一群人在山谷的小路上熙熙攘攘,惊扰着树上夜宿的鸟儿,看门狗偶尔轻吠一声,又懒痒痒地趴在地上打盹儿,小山沟里各家各户都亮着灯,直至天空亮起了白肚皮。
那些在城里工作的人也早已纷纷回到家,他们看上去光鲜亮丽,穿着新颖考究,带回来的糖果也独特别致。他们是家里人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以及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的印象图片,也是最被受宠的对象。因为长久不见,老人对他们格外疼爱,笑吟吟夸赞不停,小孩子们像个跟屁虫,跟在几个年龄小点的城里哥哥的身后乐得屁颠屁颠儿地,把他们做为自己的偶像。
年夜饭其实是个摆设,在家里吃饱喝足的人只是应景似的向征性地拿起筷子动几下,给比自己辈份高的老人敬酒拜年,开着玩笑讨好吃的,把讨来的一根白色纸香烟别在耳根上,转了一户又一户,那纸烟也没掉下来。站了一屋子的人欢笑一场,喜气洋洋。
好热闹的孙子辈们,在高龄的爷爷奶奶或太爷爷太奶奶家里,必会磕长头,讨好洒好菜,故意制造热闹的场景。
小孩子们觉得这和过庙会看大戏没什么两样,挤在人群里,忙着自己的喜好,女孩子因为得到两三颗不同平常的糖果,喜出望外,和小伙伴比谁的糖果好看,谁的糖果好吃,并且心里暗暗下决心,在这个春节里要积攒最多最看好的糖纸。糖果装了一口袋 ,却并不急着吃,仿佛这些东西就是拿来炫耀的,不是拿来吃的。
欢声笑语从这一家院子里传出来又转移到下一户人家的大门外,喜庆的气氛胜似春节晚会里的现场直播,可那时的乡下,没有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