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餐厅】如何构建个人精力管理模型?
作者/李秀燕 编辑/怪咖娜娜 美编/碧落
图片来自网络上午/下午/今天之内,能不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忙得过来吗?)
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排序问题)
大约什么时候做这个事情?(不需要精确到具体时间,实际上也不可能精确)
我在制定和执行日计划的时候遇到了新问题:①大家都在谈时间管理,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计划,难道要把我们的时间全部填满?时间真的可以管理吗?②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24小时,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为什么做事情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呢?
“实在没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当我很忙很累想要休息的时候最喜欢说的这句话,让我发现:我是否需要去管理自己的精力?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去构建一个个人精力管理模型。
在讨论之前,我先澄清两点:①本次分享的精力管理是在日维度;②我们讨论的是任务、时段与精力的关系。
如何构建个人精力管理模型?
何为个人精力管理,我理解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这里有两个概念:事情合适、时间合适。
下面用3个关键词谈谈如何构建个人精力管理模型。
事情
我们一般将事情按“重要紧急四象限”来划分,这是从时间紧急程度和事情重要程度出发的。易仁永澄在《一横一竖四象限》中谈到的这个四象限,其实是适用在日计划执行阶段,这个划分并没有考虑到事情与时间长度的直接关联。因此,这里介绍一种新的划分方法:主被动时限四象限。
- 主动/临时,随机:我们愿意去做的事情,临时发生,例如主动安排出行,天气好想带着孩子出去玩;
- 主观/长期,稳定:我们想做,而且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做,例如阅读一本书、做周计划、做月计划;
- 客观/临时,随机:我们必须做,客观条件要求,临时发生,例如有人敲门需要去开门、临时安排的工作会议;
- 客观/长期,稳定:我们必须做,定期发生,例如交电费、做工作周报、参加例会。
一件事情,是自己想要还是客观需要,思考力和消耗精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长期做的还是临时做的,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 主动/临时,随机:记录下来,看自己有没有时间,与原有计划是否冲突,避免自己想要太多造成精力分散,尽量控制;
- 主观/长期,稳定:做好目标管理和月计划周计划,安排专有时间执行;
- 客观/临时,随机:执行精力管理模型,及时去做;
- 客观/长期,稳定:规范化流程化,提升个人竞争力,减少投入时间。
在日维度的行动管理系统中,我们会把事情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行动,每个简单的行动还可以继续分类,不同分类的行动损耗的精力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也把这些行动进行一个划分。
- 思考类:偏深入思考,也是个人执行;
- 沟通类:与人沟通,会议、电话等;
- 本人执行:自己去做;
- 授权:交给别人去做,需要跟进监督。
个人精力状况
必须承认,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人的精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人的精力情况每日呈现波浪状并不断衰减。
每天早上,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我们精神是最好的;经过早上的学习工作,我们损耗一定的精力;到了中午又累又饿,精力下降到低点;中午吃饭午休补充能量,精力就恢复了;继续下午学习工作,精力又开始下降;傍晚到了一个低点;晚上吃饭、休闲,精力稍微恢复一下;最后休息进行精力恢复。
构建个人管理精力模型
构建个人管理精力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划分时间区段;②定义时间质量;③定义精力数值;④匹配行动时段;⑤分配精力标签;⑥执行。
第一步:划分时间区段
以半个小时为阶段,将一天时间划分区段,了解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状态变化。例如:
- 早上上班时段(05:30~ 09:00)
- 上午上班时段(09:00~12:00)
- 中午休息时段(12:00~13:30)
- 下午工作时段(13:30~18:00)
- 下班回家时段(18:00~19:30)
- 晚上休息时段(19:30~23:00)
识别自己的有效时间段,扣除个人吃饭交通时间,找到自己有效时间段。例如:
- 早上从起床到洗漱的时段(06:00~07:30)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上半段(09:00~10:30)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下半段(10:30~12:00)
- 下午工作时间的开始时段(13:30~15:00)
- 下午工作时间的主要时段(15:00~17:00)
- 下午工作时间的末尾时段(17:00~18:30)
- 晚间个人的第一个时段(19:30~21:00)
- 晚间个人的第二个时段(21:00~22:00)
第二步:定义时间质量
按照个人精力变化情况,找到自己的“优质、中质、低质”时间段。
- 优质:精力状态最好,头脑灵活,状态最好
- 中质:精力稍微有所下降,精神略好
- 低质:疲乏、肚子饿,外界干扰多
【优质时间】
- 早上从起床到洗漱的时段(06:00~07:30)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上半段(09:00~10:30)
- 下午工作时间的开始时段(13:30~15:00)
【中质时间】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下半段(10:30~12:00)
- 下午工作时间的主要时段(15:00~17:00)
- 晚间个人的第一个时段(19:30~21:00)
- 晚间个人的第二个时段(21:00~22:00)
【低质时间】
- 下午工作时间的末尾时段(17:00~18:00)
第三步:定义精力数值
不同时间质量精力值不同,按照10 分钟1 个精力值,暂把精力值对比如下:
将每个有效时间段赋予有效的精力值。
【优质时间】
- 早上从起床到洗漱的时段(06:00~07:30):9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上半段(09:00~10:30):9
- 下午工作时间的开始时段(13:30~15:00):9
【中质时间】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下半段(10:30~12:00):6
- 下午工作时间的主要时段(15:00~17:00):8
- 晚间个人的第一个时段(19:30~21:00):6
- 晚间个人的第二个时段(21:00~22:00):4
【低质时间】
- 下午工作时间的末尾时段(17:00~18:00):3
第四步:匹配行动时段
确定你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行动主题,根据行动的分类
耗时特点,划分有效工作时间段。
【思考和计划类】
个人思考时段
- 上从起床到洗漱的时段(06:30~07:30)
工作思考时段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上半段(09:00~10:30)
- 下午工作时间的上半段(13:30~15:00)
【做具体的执行性行动】
要务执行时段
- 上午工作时间的下半段(10:30~12:00)
- 下午工作时间的主要时段(15:00~17:00)
小事执行时段
- 下午工作时间的末尾时段(17:00~18:00)
自我提升时段
- 晚间个人的第一个时段(19:30~21:00)
- 晚间个人的第二个时段(21:00~22:00)
个人事务时段
- 晚间个人的第三个时段(22:00~23:00)
- 早上精力最充沛,只有这个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打造一个不被干扰的时间,用于个人思考提升;
- 工作上需要思考和计划的事情,放在早上和下午的优质时间段比较合适,作为一个执行者,建议早上即可,下午取消;
- 要务是自己去做、需要和别人进行很多沟通的事情,要尽快去做;
- 个人成长是8 小时之外,晚上的时间可用于学习课程等自我提升。
第五步:分配精力标签
安排预估时间,计算精力值,记录到Doit.im,使用Doit.im 标签:努力,一般、轻松。
- 每个行动都是消耗精力的,不同时间消耗不同的精力;
- 每个行动在制定日计划时都会预估其时间,通过时间来判断并赋予精力值;
- 把不同行动赋予3个标签:轻松、一般、努力,可简化对行动消耗精力的判断。
我们每个有效时间段的精力值是有限的,在制定日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行动消耗精力与有效时段精力值的关系,当我们在某个时段安排超出精力总值的行动时,我们就会感受到疲倦、效率低下,所以,要安排好每个时段的行动。
最后得到我们的个人精力管理模型。
第六步:执行
- 按照上述方法,制定日计划时,将精力标签和行动类型赋予到每个行动中,我使用的是Doit.im 制定日计划。
- 在Doit.im 中,可以将标签单独显示,在web 版点击“搜索”—“高级搜索”,选择“标签”,点击“保存成过滤箱”。保存后,在菜单栏的左下方有一个菜单“过滤”,点击即可随时查看不同精力的行动清单。
做好个人精力管理非常重要。当我们每天能够意识到:当前时间是在什么时段、我们的精力值有多少、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消耗多少精力值,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合适的事情安排在合适的时间,我们才能够提高效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本文源自幸福进化俱乐部《进·化》杂志第1602期
精心烹调成长干货大餐!期待您的投稿|简书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