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好用件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雁的生活和语文

听小学《竹节人》这一课。借用王荣生教授的理论,这是一篇典型的用件。利用这个素材完成三个学习任务,从而提升语文能力。

统编教材真不错。即使没有教学经验,一看课前导读和课后练习的三个任务设置,也会紧紧围绕这三个任务来落实。

任务一,写玩具指南,教别人制作这种玩具。其实就是缩写训练。找出文中制作竹节人和玩法的动词关键句,便可组合成一段文字。

任务二,体会玩玩具带给人的乐趣。此步骤设计一个活动便可体会。比如以“我从——读出了——乐趣”的句式说话。学生定会从各个角度来回答,从而发现文章写乐趣角度非常丰富,有学生的乐趣,老师的乐趣,课上的乐趣,课下的乐趣,单个玩耍的乐趣,群体打斗的乐趣等等方方面面。

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此处提示讲故事要求和支架即可。比如授课教师提示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并且为了把故事讲的出彩,列出文中不少四字短语供讲述。

这三个任务第一个训练学生筛选信息以及缩写的能力,第二个任务重在让学生品读文本体会情感,第三个任务综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完成第一个任务主要通过速读勾画,第二个任务主要通过跳读批注,第三个任务通过选读概括。课堂很清晰的呈现三个板块,活动方式丰富多样。

好喜欢这个教材。教课老师很年轻,但按着任务单教学,课堂眉目清晰。第二个板块耽搁的时间较长,老师带着学生体会情感时,没有设计活动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说起来,而是采用问答的方式,此处浪费时间。评课时我提了上面的建议,设计“我从——读出——乐趣”的句式让学生说起来,可省不少事。板块教学真是其妙无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