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日更大挑战想法

读茨威格《心灵的焦灼》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真喻

前几天开始阅读茨威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是在外国文学的课上,虽然故事情节被简单地一笔带过——一位军官和一位残疾少女的悲剧故事,但是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不知是因为故事的凄美结局还是因为书名中的焦灼二字……

茨威格的小说被称为“激情主义”,主人公总是被鬼使神差的激情驱使,做出一些无法用理智解释的事情。在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这种“激情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心灵的焦灼》也延续了茨威格一贯的激情主义风格,除此之外,这部小说对人物内心的挖掘深刻有力,描写细腻逼真。正如书名一般,将心灵的矛盾焦灼、忐忑不安刻画得入木三分。

年轻的军官遇到了残疾的少女,从此命运被改变。将他与少女缠绕在一起的命运之藤蔓,名曰同情。

我节选了两段原文(描写军官的心理活动):

“我生平第一次清楚意识到,我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帮助世界上某一个人,我这么一个渺小、平凡、缺乏自信的军官竟然有能力让别人快乐,我内心的震撼无以言喻。

单单一个助人的念头,从现在起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就足以叫我激昂振奋。喜出望外之余我很想放声高歌,甚至想做些疯狂的事。人唯有明白自己对别人的意义,才会感觉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使命。”

因为同情,所以帮助,因为帮助带来快乐,所以感到充实和满足,因为被人需要和欢迎,所以感到意义和价值。

就这样,军官每一天都去陪伴少女,直到她爱上他,而他能带给她的,却只有同情,悲剧就此开始。

这本书刚读了四分之一,后续故事如何发展,又期待又害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