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证预言

1.4 选择理论:亲手创造你的可选项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冰洋baby

昨天我们讲了一个主题是"不抱怨",副标题叫“生活给你的大都是选择题”。意思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有的选择,尤其是陷入困境的时候,会失去选择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换个角度重新思考,往往就可以发现新的选项。

今天的《选择理论》可以说是昨天的增强版,核心是解决我们在人际关系上面所面临的种种误会和冲突。有了这个认知框架,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相处模式,正确的处理很多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和同事或者下属沟通一个工作内容的时候,对方经常会有情绪上的反应。典型的可能会直接否定你的建议或者意见,甚至有时候你已经非常委婉的在表达你的建议,而对方好像只顾维护自己的立场,不管客观现实。这种情况很常见,过去我会这样解释:因为很多职场新人还没学会区分“事情”和“人”,不太会就事论事,会习惯把对事情的讨论上升到人格层面去理解。比如对方的情绪反应往往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质疑你是不是对他有意见,或者干脆嘴上好好好,心里 mmp,下次一定不给你面子。

当然,之前那个角度的解释并没有错,而今天我们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知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人人都有自我立场维护的本能,这个很正常,我们都是通过思想、语言、行动等多个方面强化自我认同的,这很重要。如果有人来质疑或者反对你的思想、言语、行动的时候,你的本能会在其他方面做出回击。

比如说有同事说你不应该上班迟到,是在对你已经发生的行为提出建议,也就是在否定你的"行动"本身。而在这个时候,你的"思想"可能会这样想“我迟到是因为今天堵车,关你P事,好像我不知道我迟到了似的”,同时你又想“为了同事和谐,我不能这样说话”。所以你在"言语"上表现为“是啊,今天实在太堵车了,特殊情况,而且,我也不会天天迟到啊,哈哈哈”。

这个自我辩护的本能其实是我们的心理防卫机制,虽然有不好的一面,会让人显得固执,但是它非常重要。我们的心理健康就靠这个自动防卫机制,不然就会很脆弱,就是玻璃心嘛。如果别人说你做错题,你就委屈可怜;别人说你工作做不好,你就大哭说自己无能。这样日子就没法继续了嘛,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心理防卫机制的重要性,它积极的一面就体现在【自证预言】这个点上。凡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决定,自己说过的话,自己站的队,都会拼命的去维护并实现它。而如果是自己给自己下的预言,自然就会拼命守护,去完成它。就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会经常说:“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当年吹过的牛逼”,自己给自己立的 flag,自己的本能就会去保护它。

理解了这一点,后面的就不难了,我们把这个人人都会极力保护的领域叫做一个人的“优质世界”。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失败的沟通,或者因为某件事情无法达成一致而大动肝火?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质世界,每个人都会保护自己的优质世界,而每个人的优质世界是大有不同的。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这一点,虽然我们都身处同一个世界,但是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都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的主观感知构建的一个认知集合,而非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上小学就学过的《盲人摸象》最能说明这个状态,你摸到的是大腿,别人摸到的是肚子,大家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现代社会的分工协作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创造财富,那么我们就没必要组成这种群体社会。人性本来的自私基因决定了大家天生就尿不到一壶里。好在我们智力发达,有极好的教育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和其他人协作,因为这样是最有效率的。

理解了优质世界和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就能看懂现状,懂得别人在据理力争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有时候有些矛盾和冲突会难以解决,甚至会升级成一场灾难,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呢?比如说两个人因为工作上没有发生分歧,在后续工作里互不配合,影响个人绩效和公司业绩,甚至还大打出手。

这让我想到前几个月一个程序员和一个产品经理在办公室打架的视频,原因是产品经理让程序员实现一个功能,就是手机 APP 的背景颜色跟随手机壳的颜色自动变换。两人谈不拢就直接开打了,哈哈哈。

第一,认知不同。第二、互不退让,又没有能力说服对方。第三、开打。

这些啼笑皆非又或者饱受诟病的事情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记住一点就行,别把事实上升到情绪。这里标个重点,情绪这个变幻莫测的东西有时爱如潮水,有时又像是洪水猛兽。人类的情绪很复杂,典型的情绪就有几十种,简单点有“喜欢”“愤怒”“忧伤”“快乐”“焦虑”“恐惧”等等。在碰到具体的事情时,我们会本能的调用情绪来保护自己,这些情绪有它有利的作用。只是不能解决问题,而我们的目的往往就是要解决问题。

情绪中有很多是几万年的基因里自带的,比如说恐惧和愤怒。在原始丛林里,恐惧激发的肾上腺素可以让你跑的更快一些,有利于生存。而愤怒和恐惧其实是同一种情绪机理,对应两种不同的情景。在你没有掌控力的时候,就是恐惧,对应逃跑的动作。而在你有掌控力的时候,这个情绪就表现为愤怒,一言不合就要撕碎对方。

只是这些情绪并不适合我们现代社会,还没来得及进化掉而已,我们只要认识到这些情绪,然后动用理性思考的能力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即可。

终于要说到今天的重点了,所谓的选择理论,就是说:“面对相关事实,这只是一些信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然后让自己做出正确的行动,尽量不受情绪干扰。” 这个理论并不新鲜,早在几年前我读过的书里,有一个 ABC 理论和这个如出一辙。我们把发生的事实和现状这些信息比做 A点,它是客观存在的。然后把我们所做出的反应和行为比做 C 点,也就是我们的行动。 这中间有个 B 点,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点。大多数未经训练的大脑都是直接从 A 点到 C 点做出反应,促使我们做出这种反应的就是情绪本能,是我们的快速脑做的决定。 (这个知识点过于庞大,以后单独写,可以看两本书了解《思考快与慢》《眨眼之间》)

而如果能聚焦在 B 点,通过理性判断做出选择,然后去行动,这样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这样的人,任何事情到他们这里都能处理的波澜不惊,化惊险于无形。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你辛苦了2个晚上做的一个方案,在最后一刻,因为电脑故障,没有保存下来。换作以前,这 ™ 得是要爆炸呀,但是想一想吧,你就算原地爆炸了,最多也就多浪费几个小时时间,让自己沉浸在愤怒和焦躁的情绪中,吃不好睡不好,而且事情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

这个时候你可以思考并选择你的处境,先思考“生气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或者说,简直就是没任何卵用嘛,我为什么要生气呢?” 很好,你解决了情绪问题,承认了这些基本事实,然后再给自己找可选项。

第一,你发现,这个电脑太旧了,如果不换掉,以后再有类似情况损失会更大,于是决定换掉。

第二,之前做的文件都是保存在本地,一旦物理硬盘损坏,就什么都没了。这样不行,于是你决定使用云盘自动同步本地文件,把文件同步到云端,就不会有这个风险了。

第三,之前做各种文件的这些软件版本都太低了,不能自动保存。这确实很落后了,那有没有可以自动保存的软件可以替代呢?上网查了以后你发现,苹果的办公软件套装好像体验很好,你决定明天就去专卖店试试看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就换个苹果电脑,啥问题都没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一次事故,让你一次解决了好几个问题。以后这类的损失一定是不会发生了,而且还间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长期的高回报。并且,最重要的是,没有花时间在情绪的泥潭里挣扎,你比你的竞争者多出了好多时间去学习更多技能和上进心法。人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开启正向循环的,现在知道人和人的差距了吧。高手根本没时间和你动情绪,而职场中随时动怒的人基本就像那块坏掉的硬盘,时间都用来自顾自的爆炸了,自然要面对被别人淘汰啦。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质世界,大家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2.人们会出于本能的保护自己的优质世界,所以你要尊重别人的世界。因为你改变不了别人,所以不用指责,告诉他应该对自己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即可。

3.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对待事实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做出正确行动,而不是任由本能反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