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
教授的助理嘱我拿着检查单去外科二楼做CT。
我想了想,我现在看病的楼应该是门诊大楼吧,以前看病、做检查、看结果、取药,基本都没离开过这栋楼,只是跑的楼层不同而已。
却没关注过它叫:门诊大楼。
现在听说要去“外科大楼”,才开始有意识地区分起这些楼来。
问了一楼的咨询台,找了个大概的方向,就开始循着指示牌往前走了。
别看这医院进大门就是“门诊大楼”,往里走才知别有洞天。
我急着找外科大楼,想早点检查完把结果拿给教授看,竟没注意到医院内路两旁的共享单车了。
一段路程远不远,不是看它的实际距离,而是看它在你心里的长度。
从“门诊大楼”到“外科大楼”,大概1000米左右的距离,对练过健走的我来说,那都不是事。
可是在三月的骄阳里,我穿着羽绒服、加绒裤,踩着高跟鞋,走着走着一会就热出汗来。
再加上脚上的速度跟不上心里急燥的节奏,这段路在我心上的距离太长了。
看在眼里的共享单车却没反应在脑子里,我的目标单纯到忽略了其他一些有益的思考,心里只有“外科大楼”。
终于到了,上二楼交检查单,却被告知,排到了下午2:30,把我郁闷的。
现在离检查时间还有4个小时,回公司来去要花掉1个半小时,外面走路太热,此时的我在这多变的天气了,真的累到不想再动了。
静坐时像过冬天,行走时像过夏天,这鬼天气真是冰火两重天。
无聊虽然也很可怕,但此时坐着对我来说,比在太阳下赶路舒服多了。
在医院的椅子上看看文友们的文章,坐累了站起来走一走,怎么都好过在外奔波。
打定主意后,我便开始执行计划了。
中午掐点吃完饭,迅速回到外科大楼。
进大厅准备坐椅子上小憩一下,赫然看见一支长长的队出现在眼前,我心上一惊,赶紧上前察看,看到排的是12:30的队,2:30的牌子前还没人,才放下心来。
快12:30的时候,2:30的牌子前开始出现人排队,我领教过排队对时间的消耗那种苦,忙不迭地跟在尚不多的队伍后面。
抢过去排队时我不管不顾,站了20多分钟后,腿累了腰累了,想想还有2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才会接待我们,我心里暗叫不好。
还好排在我前面的大姐也是位不能久站的,聊着聊着,开始跟我提议:咱俩换着站。
虽然队伍里有些人有家属陪同可以换着站,刚刚让我好生羡慕了一阵,现在能有个病友起到相同的作用,内心顿觉宽慰哦。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都是靠自己交的。
我俩一个站着,另一个就找座位坐着,这样轮换了好几轮,终于接近2:30了。
护士的身影一出现在工作台后,队伍马上紧张骚动起来。
我迅速回到队伍,有些人开始想办法插队:有些被拒绝了,因为大家都想早点检查。但隔壁3:30的队伍里有一位站错队的老爹爹成功插队到了我前面两位。
是我前面那位大姐同意的,她患了“间质性肺炎”,治愈得费点时间,于是开始寻求医药之外的辅助力量:每天做好事。
她希望日行一善能帮她早点康复。
看来她认为让这位老爹爹排在她前面是做了好事。
排在我们后面的病友有几位发出了反对之声,我沉默着,一是看爹爹年纪大了,二是我排在前10位,插一位像爹爹这样的人,对我影响也不算大。
但是后面的病友就不这样想,大家站了那么长时间都站累了,都是病人,谁也不想再多站一会。
正想着,前面的大姐回过头来跟我说:你也要做好事,这样病好得快一些。
我想说:大姐,你这话理论上没毛病,但是总觉着哪里有一点点的欠缺呢。
后来跟同事聊起这事儿,同事说:这位大姐做的“好事”看怎么说了,她帮了老爹爹,对她来说是做了好事,可老爹爹并非急诊,既然后面有人反对,这件事对反对的人来说,却算不上“好事”,后面一样有年迈的老人在排队。
真是各有各的角度,没有绝对的对错。
我又纳闷了:病人们原来都登记排队了,按登记号作为顺序排队检查不好吗,为什么要让病人们再一次受累排这么长时间的队。
“日行一善”,我今天开始思索“善”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