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干货

教培行业到底缺什么?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桃李邦阿盼

作者:张盼

来源:桃李邦(ID:ZPEDU100)

疫情蔓延势头强劲,给教育培训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最近闭门在家,读书思考,计划下一步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一点点思考内容,分享如下:

教育培训行业到底缺什么?

我在教育行业价值链充当哪一环?

商业和教育之间如何平衡?

教育培训行业现在各种江湖商学院遍地都是,可笑的是很多江湖讲师自我包装,有的在培训机构连一天班都没有上过,就上来讲招生,管理。

以前搞企业管理咨询的都跑来搞教育行业的校长培训,股权、管理、运营、营销……课程遍地开花,至于结不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课程华而不实,洗脑成分颇多。

今天反思才意识到,

教育培训行业缺系统的做落地的人,

缺真正能把自己分享的东西落地实操的人,

缺真正静下心来做教育内容的人。

教育行业很多从业者拥有股市上短线突击思维,喜欢快速装满校区,从来不思考校区的顶层设计,市场拓展计划,搭建人才梯队。

在这里不得不向大家推荐一本对我思维观念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巴菲特之道》(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翻译:杨天南),巴菲特的“长期价值投资”思想深深烙印在我的心扉。

巴菲特有三句话非常值得揣摩:

① 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钟。

②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劣质企业的敌人。

③投资者总是被明天发生什么所吸引,而忽视企业今天的真实情况。

很多教育投资人应该称之为“投机人”,我认识很多跨行加盟投资者,我问他你对教育行业了解过吗?他告诉我自己家附近教育机构多,生源也多,貌似很赚钱。投资成功并不是靠你懂多少,而是认清自己不懂多少。巴菲特有一个理念“坚守能力圈”,他只投资那些在他智力范围内能够了解的企业&项目,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这并不是圈子多大的问题,而是你如何定义圈子的问题。

很多教育投资人失败于:

无法控制自己做事的欲望,闲不住,盲目跟风,仅仅为了填满时间,通过新项目或并购消化手中的现金。

不断与同业或者不同行业的公司比较销售额、利润、薪酬计划 。

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

当你对一个行业缺乏认知的时候,你就没有预判力&定力,类似赌博。有人会说创业投资么,怎么可能百分百,风险都是很难预测的。我想到了樊登《低分险创业》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很多人觉得李嘉诚非常善于冒险。但有人不同意,那就是李嘉诚自己。恰恰相反,李嘉诚认为自己一辈子创业没有冒过一点风险。李嘉诚一开始做塑料花,因为他在别人的工厂里干过,熟悉每个环节。塑料花怎么生产的,怎么卖掉的,能赚多少钱,他都清清楚楚。然后他自己创业做塑料花,他请的生产和销售都比他过去工作的工厂里要好。

原来的工厂都能赚钱,如今产品更好了,销售更好了,怎么可能不赚钱呢?

李嘉诚后来进军房地产,经常有媒体用夸张的标题说李嘉诚豪赌某某区域的地产。但李嘉诚根本就没有赌,也没有冒险。李嘉诚早几年就开始研究那些标的了。他心里很清楚这些楼盘值多少钱。他只是等一个最好的价格而已,产业配置也是一样,根本没什么风险。

手机上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息:你的招生方法过时了,重磅出击,XX商学院最新实战课程,足不出户,引爆市场,每天能引流来XXX精准客户。让家长疯狂报名,快速装满校区,千万营收校区不是梦。

每次看到类似的消息,我第一时间不是删了给我发消息的人就是屏蔽掉这样的消息。我特别想知道,既然你那么牛为什么不去闷声发大财,自己做啊!

孟子有言: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意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教育培训行业现在某些江湖商学院,某些江湖导师作为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这个现象特别常见。

去年有个校长朋友听了某江湖商学院课程回来,整个人顿时飘飘然,花了几十万成为了人家的VIP会员,学习人家如何装满校区,学习人家股权设计,学习人家运营战略...... 一年之后再见其人的时候,学校刚刚关门。问其原由,三缄其口,神情黯然。一个好端端的校区学完之后却搞黄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知识的获取是一个过程,需要内化,如果学习没有自己的思维框架,永远是白学。  读书&听课学习,兼听、多思考,信也不要迷信,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学习的意义。

大家认真仔细看看下面这张某商学院课程推广海报

请问看完这张海报你有什么感觉?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都快笑出了腹肌。

很多江湖培训师不懂教育行业战略,即使懂战略,也不会去讲。因为很多教育行业人也不爱听战略,觉得那玩意虚头巴脑。而战术听起来很有效,似乎可以马上见效。

人性喜欢那些简单、直接、快速的东西,讲市场招生推广活动、吸粉引流方法技巧、销售关单技巧话术、家长疑问处理话术技巧……就迎合了这种心态。

讲战略,则需要分析行业趋势、调研潜在消费者群体了解用户心智、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市场、梳理公司资源,分析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探讨公司顶层设计……这些全都是又累又苦烧脑的事儿,吃力不一定能讨好。对比下来,很多人觉得前者招生战术务实,后者学校发展战略务虚。【论战术,地推+会销,人海战术,团队招聘管理……教育培训行业曾经的王者阶梯英语 要比新东方&好未来 NB的厉害】

战略:做什么

战术:怎么做

没有战略的战术没有实际意义,

没有战术的战略没有实操意义。

而讲战术技巧则讨巧得多,一方面教育行业人喜欢听,另一方面自己听了有时也不会用,这个时候就得找培训方做全案咨询了,对培训方来说岂不两全其美。

举个例子:定位安全出行的神州专车在滴滴、快的和优步的围剿下突围,靠的并不是优秀的战术执行能力,而是找到了相对竞争对手的战略优势。在这个战略的护航下,即使营销费用、终端执行比滴滴、快的和优步差一点,也能活下来。这个优势是安全。竞争对手都是平台型出行软件,优势是门槛低、司机多、车型多,等于是出行品类的淘宝。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有假货、不安全。神州专车和京东商城是一个路线:真货更安全。滴滴们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平台型、范围广、门槛低――去抢占神州专车的市场,就像淘宝不可能放弃平台上的商家去跟京东商城竞争。而如果没有战略护航,采用比滴滴们更多广告、更大投入的方式,则不可能赢得竞争。战略的成功并不是战术的胜利决定的。方向错了,越努力错的越严重。勤奋的脚步只有踏在正确方向的道路上才能有所收获。

有道无术,术可求也。  有术无道,止于术。

有战略而无战术,战术是可以创造的。有战术而无战略,就只能止步于战术。不要用战术的勤奋代替战略的懒惰,把试卷抄写一百遍也不如思考为什么会做错重要,多多花时间思考底层本质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是我很喜欢的《教父》中的一句话。

总结

巴菲特说他最简单的投资智慧是:一个伟大企业的定义至少是25—30年。巴菲特做投资看重一家企业的护城河,长期竞争优势,以及能否长期创造价值。我希望自己在教育行业可以做时间的朋友,拥有一颗匠心,以长期价值投资的思维去看待自己当下所做的一切。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是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所以这个特点决定了教育行业的竞争壁垒比其它行业高,因为这个竞争壁垒是口口相传的口碑,一个个学员的成长改变。

人的发展:

短期——机遇    中期——能力   长期——人品

公司的发展:

短期——营销  中期——模式   长期——产品

人类的竞争,归根结底来看就是人品和产品的竞争。

最后奉上一段比较喜欢的北宋大儒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不能至,然吾心往矣!

如果你想快速装满校区,索取神奇招生方案,快速教育致富请取关我,绕道别处。

如果你想探寻教育行业的本质,了解其内在规律,做一名长期价值投资者,打造个人品牌,持续赚钱盈利,欢迎加入知识星球——桃李邦教育运营私享会。

让我们一起做时间的朋友,踏踏实实,安安稳稳走好每一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