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么多年的功能测试,原来我与别人差在这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落地逃

作者:桃子

当你打开这篇文章,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做功能测试的,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相似的情景,比如编写测试用例漏点,同样的功能旁边的小伙伴能写出多余自己好几条的case;或者在参与敏捷测试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某些功能点覆盖度不全,导致线上问题遗漏等等。

不知同样作为测试的你,有没有思考过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看了市面上和测试相关的书籍,也看过很多测试大咖的博客,培训课程也多多少少参加过,就是发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大脑里提取不到,在这里我提出2点自己的见解

一  测试知识点零散,没有形成自己的架构

[if !supportLists]1.        [endif]从功能测试来讲,给你某个应用让你写case,这里有个原则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正确的、错误的、异常的”场景,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原则的架构:

功能测试架构:

序号测试点分散

1

安装

首次安装

覆盖安装(使用中、非使用中)

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补丁)安装

2卸载卸载后遗留文件

3更新近版本更新

老版本更新

强制更新

4正常功能所有流程点一遍

所有按钮、输入框正常异常判断

5异常输入错误数据

进行异常流程

断网

app切换后台

快速多次点击某个功能

同一个功能多次操作

两个手指分别同时点击返回按钮及功能键

6不同网络三大运营商

nat 与非nat

7UI测试各功能UI

8兼容性电脑:不同浏览器不同系统不同补丁

手机:android 、ios系统主流手机

9竞品测试不同产品之间功能比对

10易用性产品符合用户习惯

11可维护性产品更新和维护

12文档测试帮助文档、帮助信息、

13性能和压力测试不同负载情况下

14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软件是否稳定

15负载均衡测试A\B 服务请宕机

16冲突测试防病毒软件

防火墙

同类产品

二 不会学习,形成“一看就会,一用就废”现象

何为学习,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从上面的测试架构来说,读完后感想“哦,原来是这样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二天回到单位继续按照原有的知识架构进行工作,头一天看的文章内容随云彩飘走了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会遗忘的,德国心里学家有个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家都应该不陌生,大致的意思是学习的内容仅仅看过一遍1天后能记住一部分50%,一周后、一个月后也就剩20%了

所以我在这里的建议是把核心知识架构进行背诵,这样无论什么样的功能拿到你面前你都知道要测试什么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