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定目标才有效?

2021-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韩同志

我们先来看三个目标:

1.提高演讲能力

2.像樊登一样一年读52本书

3.一个月学会Pr,每天学习一节课,每周做出一个案例。

请问,以上三个,哪个算目标?

答案是,只有第三个。

为什么?因为一个有效的目标,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叫有场景。

第二个叫有抓手。

第三个叫有阶梯。

1.有场景

先说有场景。就是如果我达到了目标,要在某个地方能验证它;学会了一样东西,至少能在一个地方用。

比如,你的目标是提高演讲能力,那你放心,肯定提高不了。

为啥?因为没有场景。

你说,为了参加下个月单位的演讲比赛,我要提高演讲能力,你的目标一下子就有了场景,你就有动力了。

你的目标就是“在一个月之后,在演讲比赛上能拿到名次”为目标,来要求自己,你的演讲能力一定能提高。

这就是有场景的力量。

2.有抓手

定目标容易,实现目标很难,那怎么定目标,才合适呢?

必须要有抓手,也就是要有具体可入手的地方。

很多人定目标,就没有细节的抓手,比如每年读52本书。读什么书呢?怎么读呢?不知道。

因为没有实施的抓手,遇到一点困难,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所以,抓手特别重要。比如,我跟着樊登读,每周六,听他解读一本书,坚持把他52本书全听完。

你看,这个目标就能变得可感知、可操作。

一般来说,当你在立一个目标的时候,至少要明确这么几个事:

第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第二,具体的执行动作。比如,我要读书,就是一个抽象动作。但你说,每周六听樊登讲书,这就是个具体的动作。

第三,执行动作的数量。比如我要多读书,就没有数量,要把数量定下来,比如每天读5页书。

第四,执行动作的完成度。从一开始就明确,到什么程度,这个动作算真的完成,避免糊弄自己。

这些就叫做“有抓手”。抓手的设计很重要,因为只有抓手明确,你才有前进的路标。

3.有阶梯

但一个好的目标,还得有第四个条件,就是有阶梯。

为什么呢?

我们给自己立目标的时候,特别喜欢一上来就立个终极目标,然后按时间和天数平分。

比如目标是一年读50本书,那就每周读一本。再比如,目标是提高英语,那就每天背20个单词,看一篇英文文章。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平均用力,是无法坚持的。

所以,一个好的目标实现过程,一定是要有阶梯的。第一层阶梯什么样,第二层阶梯什么样,要有不同,也要有递进。

比如,我们的目标还是要提高演讲能力,那这个目标就得拆分成几个阶梯:

第一层阶梯可能是,“熟悉演讲常用的几种结构”,先把最基本的结构整明白;

第一层阶梯胜利登顶之后,就可以踏入第二层阶梯,“写出一篇哪怕不完美的演讲稿”,先完成,再完美;

第三层阶梯是,“给朋友讲一遍”,写出来和讲出来,要求又不一样,同时

获得他人有效反馈,你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

第四层阶梯可能是,“请高手帮忙修改,让演讲更口语化、更通俗易懂、有意思还要有意义”,这就不仅要打磨稿子,还得练习表达。

发现区别了吗?

当你将目标拆分成几层阶梯,每登上一层,就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里程碑,就能收获相应的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每一层阶梯都是全新的挑战,都要用不同的学习和训练的方式,都能激发自己的探索精神,而不会像原来那样,每天都是单一重复,那不是在学习,那是在消耗自己的意志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目标本身就能创造效率。


参考文章

脱不花《怎样制定更有价值的学习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