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阅读思考分享读本好书

让你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阅读法

2022-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钰晨成长手记

能够持续读书的朋友都会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而急于养成阅读习惯的读者却总是会因为一些强迫性的观念导致阅读计划的失败,比如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必须要读好书等。

这些条条框框会让人在阅读之前就感受到了枷锁的存在。这么一来坚持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养成阅读习惯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支撑我们持续阅读的并不是“坚持”,而是兴趣。1、喜欢读书;2、喜欢手头正在阅读的书;3、能够充分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4、会通过说或写来把学到的核心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输出。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你就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

如果你读的书都是自己喜欢的,那么你也很容易一页一页地重复翻书的动作,同时,你也会更加喜欢阅读时的这份体验。换句话说,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哪有轻易放弃的理由呢?

养成阅读习惯的好处是什么呢?

你可以逐渐脱离全民都在为之上瘾的手机,当你刷手机的时候,不论看的是文章还是视频,你是不是都需要去阅读呢?阅读人家编辑好的字幕、浏览你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刷手机本身也是个很无聊的举动。

通常人们只要有正事可做,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手机放下,而稍微感到无聊便会下意识地拿起手机。原本是打发时间才会做的事,但如果你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不是就会忽视掉那些更重要的事情呢?这么一来,耽误的可是自己的前途和时间。

而阅读,你看到的大多(不绝对哦)是文字,没有五彩斑斓的画面,不会像视频一样对你的感官造成巨大的刺激,使你抱着猎奇的心态持续刷下去。

而文字这种“单调”的呈现方式只会让你去关注内容本身。因此感兴趣就读下去,不感兴趣就暂时搁置,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

大量篇幅的内容会让人们的大脑逐渐清醒,同时也会磨练我们的耐性,也就是延迟满足感。因为你想获取的知识点并没有那么容易就“搞到手”。

但当你终于搞明白作者在表达些什么的时候,除了与作者产生的共鸣和知识本身外,你会收获的获得感、成就感、满足感是其他消极上瘾的行为(比如刷手机)无论如何都给不了你的。

其实读书的好处早就不必反复论证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阅读是拓宽我们的认知边界及自我成长的不二法门。只是许多朋友在“初学”时便迷了路。

今日书单:《输出式阅读法》

有些朋友把满墙书柜都填满了,但就是没有付诸行动;还有的一门心思购买讨论速读的书籍,希望瞬间就把知识都塞到自己的大脑里。

但这些行为都不会促使你收获真正的知识。不论你追求的速读还是精读,都要以理解并掌握核心内容为目的,反之,如果无法理解书中的内容,那么怎样阅读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不过今天收到的《输出式阅读法》这本书中倒是给出了一些不错的思考和建议。即通过将输入、输出的行为循环下去,来实现快速且高效地成长。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些不断输出文字、思想的作者们往往都会保持每天阅读的习惯,他们在书中也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灵感的来源分享给我们,有时是一篇文献、有时可能是给作者启发的书单。

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习惯当中,阅读和书写其实是相互关联的行为习惯。

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加以运用,那么很快它就会被忘记。

因此,通过向自己或他人输出你学到的内容,你的思维、归纳总结及表达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锻炼,同时,这也是测试你究竟有没有理解书中核心内容的最佳方式。

作者建议我们参加一些读书会,可以和其他书友交换选书、以及将知识学以致用的经验。

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眼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快速且直接获取到他人的阅读经验。并且为了输出更多的有效信息,你将会自觉地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那么如何能快速获取书中的信息呢?

作为一个资深书评人、且每年读1000本的优质读者,本书作者给出的阅读技巧是:只读一半或是三分之一的内容,作者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习惯来进行日常阅读与写作的。

1、看书之前,先看目录、序言、后记,通过阅读这些总结性的内容,我们就能大致了解书中的主旨,以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由此我们足以推断出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可以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展开阅读。

2、看书的时候不要回看,如果有暂时读不懂的部分也不要在此处耽搁时间,直接跳过就好。

3、对于商务书或工具书,若是纵向排版,每页只看上一半;横向排版,每页只看左边那半。

这个建议看起来好像不那么靠谱啊,作者给出这个方法也是有一定参照的。即“Typoglycemia现象”,一个单词或是短语,即便出现错误,或是漏掉了什么,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依然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基础认知来对其进行修正的。

书中还有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小练习,可以帮助你快速适应作者建议的阅读方法,比如给你一段文字,虚化掉后面一半的内容,让你尝试只看左侧部分。

我认认真真地做了两个这样的练习之后,发现在信息的获取程度上的确会出乎意料,但是我个人依然还是比较适应把通读整本书的阅读方式。

读书对我来说不是任务,同时输入和输出对我来说,也不再是难题了。所以我并没有快速获取关键信息的需求。

不过如果你在时间上非常紧张,又需要及时为自己充电、获取大量的知识,那么不妨尝试一下作者的阅读方法,据说10分钟就可以读完一本书,并且掌握书中60%的内容。

虽然只读了左侧一半的内容,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要学会做勾画、标注和笔记的。此外,我们大脑也会对其余没有阅读的部分进行联想,所以联想、标注、笔记及思考,对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就不太可能会有差池了。

4、读完一本书,再回头整理你在书中勾画的关键点及笔记,这样就可以将你前面获取的知识快速串联起来,也有助于大脑形成记忆。

总结一下:

关于阅读,大可不必纠结阅读速度的问题。你可以选择速读,也可以选择精读,但一定要选择自己能读得进去的书,以理解书中的核心思想、且能够学以致用为目的。

最重要的一点,阅读和输出(说和写都可以)缺一不可。

本着高效阅读的原则,提升阅读速度,也没什么不好。文中列举了一些《输出阅读法》一书中提到的快速且高效的阅读技巧,这部分就不赘述了。

我的感受是,其实阅读不必要高效到这种程度。不过我相信一定有朋友需要这样的阅读方法。至少我尝试了书中给出的练习,也的确对信息的获取程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我不清楚是否与我之前读过很多有关阅读方法的书籍有关。

毕竟相关类别的内容读得很多,所以哪怕有一部分按照作者的建议,只读了左侧一半,也还是可以联想到一些没有阅读的部分,甚至有几行文字,我也有回头检验我自己之前储备的和书中提到的内容之间的差异。

如果你原本就很享受阅读时刻,也没有输入和输出方面的障碍,那么你大可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

倘若你需要做大量的知识储备,但同时没有太多时间留给阅读,或是你很难耐着性子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那么这本书也许能给你一些行动指南。

这个方法可能对于商务书、工具书相对奏效,因为内容上的关联性很强,没有阅读的部分也可以自己脑补,且不会出太大差池。

不过,阅读的目的在于,一是兴趣本身,二是能帮助我们持续成长,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因此,读懂书中的内容、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何时输出、以什么样的形式输出,还有待讨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