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八十二)
2024-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至善散人
《宋史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一)》:冬十月己亥朔,江南主遣徐铉、周惟简来乞缓师。…丁巳,修西京宫阙。江南主贡银五万两、绢五万匹,乞缓师。
《智囊全集·上智篇》中讲,徐铉来修贡,按例要派押伴使随侍,赵匡胤从殿前侍卫中挑选一个目不识丁的来陪伴。徐铉词锋如云,旁观骇愕,而押伴使不能回答,只是唯唯。过了几日,徐铉也倦且默矣。冯梦龙给之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以愚困智,体现了大国之体,不战而屈人之兵。
冯梦龙估计没认真读过宋史,宋自成立以来,与南唐一直不是平等的关系。李煜想让赵匡胤直呼他的名字,还上表请求,赵还不许;卑辞厚币以至如此,宋朝还时不时派兵攻打他,卑词尚且不及,哪来的词锋如云。就算有这回事,赵匡胤挑选目不识丁的押伴使,也只是表示对南唐的轻视而已。
苏洵《六国论》主要论点就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道理也适合南唐,李煜自己风花雪月,对宋朝卑辞厚币以求苟安;适不知赵匡胤的态度始终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齁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