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催四請,便損了威名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魔法城堡里的镇群神兽飞天大肥兔
之前,幾位極優秀的學弟受邀在咖啡館辯論政策,到了現場,發現各年齡層的辯論人都有。
活動後,主持人請觀眾談談看法,子申、培德與我皆不能免……而既然有高中辯論社的同學參與,當然也想找他們講幾句話。
結果,幾位學弟或害羞或客氣,拱了幾次,抵死不從,場面稍微尷尬。
看著他們躲躲閃閃,少爺一陣莞爾,歸來寫了以下心得,給小朋友們參考。
首先,打辯論的人,很容易在各種場合被要求發表意見。這種時候,一請可辭,但再請不就,便顯矯情。三催四請,還不上台,恐便損了這個圈子的威名。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且笑一笑,大大方方站起身。
臨場要講幾句話,不用怕。此時此地,要說的內容只有三種:
一、是功能性的「評論」,也就是對活動的內容給建議。外行看熱鬧,態度可以輕鬆,內行看門道,推論必須明確。一家之言,無需深奧,每個點,幾句就好。
二、是交流性的「感想」。若程度太淺,給不了建議,那就談談你對活動有什麼感覺。感覺沒有對錯,所以你的誤解,你的陌生,只要真誠,都是可以讓人分享的過程。
三、是儀式性的「感謝」。萬一既無評論,亦無感想,那就去誇誇主辦方吧。珍惜機會難得,佩服大家辛苦,激動台上表現,鼓勵幕後支持,驚訝活動成果,期待下次繼續……別怕觀眾嫌虛假,這種好話,主人是永遠聽不膩的。
站起身,走上台,不急不徐,打個招呼——認識的,道聲某某好;不認識,道聲大家好(順便調侃自己很緊張很生澀很榮幸或很不夠資格,多拖十幾秒)。招呼完,腦中架構慢慢浮現,能講多少評論?哪些感想?對誰感謝?總不會完全沒譜。
致詞不是申論,一、兩分鐘就很夠(三分鐘以上,台下會開始有人看錶)。下台時,別露出落荒而逃或「終於鬆了一口氣」的神態。
從從容容,鞠個躬。
有人誇時,告訴他你是打辯論的。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