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或者杂碎

莲花与十字架:信仰背后的善与恶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2723人  肖仲华

在福州省博看到宋元时期的基督教墓碑,居然是莲花与十字架相结合的信仰符号,深感震惊。于是查阅史料,想弄个究竟。这一查不要紧,竟然揭开了东西方宗教曾经在中华大地和睦共处,相互融合的一个历史篇章。

1 大唐“景教”究竟是什么教

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我多年前就看过的。只可惜当时对宗教还不太了然,不明白此碑意味着什么。如今再看此碑,深感意义非凡。

图 1

此碑出土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石碑刻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碑文由西文方传教士景净撰文,吕秀岩书写,共有1780个汉字,下方还有古叙利亚文,记载教士阿罗本于唐贞观九年(635年)抵长安,获唐太宗接见,并获准兴建“大秦寺”的经历,同时引用儒、释、道等中国经典和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和救世主的事迹等。

所谓“大秦”是唐代人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这“景教”又是什么东西呢?史料说是东正教一个支派,传入中国后改名,含有光明宗教的意思。其实,“景教”就是当时东罗马帝国的天主教(东正教),因为当时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取了个中国的名字“景净”(“景”大约有发扬光大之意,“净”自然是圣洁而不为世俗所染的意思吧),唐人不知“天主教”,就以景教士之名称之为“景教”了。

最令人吃惊的是,此碑碑额上居然有莲花与十字架融合在一起的宗教符号,有学者称其为“莲花十字架”。

创办于1951年的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还是以此图案为校徽。“崇基”明显有推崇基督教的意思,但居然选择的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额上的“莲花十字架”作为校徽,足创办人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及香港圣公会主教何明华先生对宗教历史的了解比我们清楚得多,其历史文化的素养也远比我们高深得多。

实际上,比香港中文大学更早的还有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挪威传教士艾香德(Karl Ludvig Reichelt,1877-1952)于1902年来到中国湖南传教,1922年,艾香德在南京建立了阿育王教堂,1928年辗转到达香港。1930年,在丹麦建筑师艾术华的帮助下,艾香德修建了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艾香德牧师所建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的圣殿中,同样使用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额上的“莲花十字架”图案作为宗教信仰的符号代表。

图 2

    除此之外,道风山基督教从林中还有佛教寺院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元素:法堂、禅堂、藏经阁、方丈室等。

2 宋元时期流行的“莲花十字架”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福建泉州当然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型地区之一。这里保存下来有关宗教的历史遗存,比古都西安似乎更为鲜明。

图 3

    泉州发现有纪年的基督教碑,有南宋景炎二年,即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正月的“戴舍王氏十二小娘”为其“故妣二亲”,郭氏十太孺、陈氏十太孺合葬刻立的汉字墓碑,有元大德十年(1306)“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书写的墓碑,有1313年的“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等”的主教西蒙墓碑。

在泉州出土大量基督教文物及各类石碑有数十方,从石碑上铭文内容看,既有宗教职业者和宗教官员,如“侍者长柯存诚”、“大德黄公”、“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还有许多普通教徒墓碑。元大德二年(1298),“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乔治)”即为基督教徒,当时泉州为福建省省治所在地。元大德十年(1306年),泉州已有基督教堂,只不过这基督教堂取了个佛教的名称,叫“兴明寺”。

从这些墓碑上的十字架形制看,当时的基督教徒主要来自东罗马帝国,因为出土的十字架多为东罗马使用的新科普特十字架。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莲花十字架”的特殊形制。个别没有莲花的,也会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云纹一类符号。

图 4

这上面的文字不知道是什么文字,研究古文字的人应该感兴趣的。

3 上帝与佛陀:真善何必分你我

今天中国所谓的基督徒们,有不少是动辄攻击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的。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基督才是真主和真善,只有基督教才是真信仰,佛教及其他一切宗教都是伪善和伪信仰。

他们一直在试图证明所谓普世价值只来自基督教文明,与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都没有关系。完全无视基督教源自犹太教,而犹太教和佛教都与雅利安人创立的古印度教有切割不了的关联。先有古印度教,然后才有佛教和犹太教,然后才有天主教和基督教,然后才有伊斯兰教,这个宗教史的常识是否认不了的。

抛开宗教的血脉渊源不说,单从宗教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上讲,宗教若真善,为什么要相互攻讦,甚至是争夺与残杀?欧亚大陆的千年宗教战争是不是应该认真和深刻地反省?

无论民族战争多么惨烈,有一点不可否认,在中华大地上的确不曾出现过宗教战争,这是铁的事实。

站在宗教文化的视角看问题,宗教应该走向包容与融合对,还是相互攻讦与残害才对?

最近,罗马教宗同意撤换中国区教主的事,我看到大家都在争吵不休。我倒是觉得这教宗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啊。如果宗教没有了包容,又如何能传播和影响他人?看看自唐以来的所谓中国“景教”历史,看看“莲花十字架”的历史,中国的基督徒们是不是该好好想想其中的道理啊?

强调文明包容一定比强调文明冲突要好,这是人类历史证明了的。今天的世界很浮躁,浮躁得有些可怕。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是,但凡强调自己必须是老大,但凡强调自己的信仰才是真信仰,别的信仰都是邪教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坚信自己所信仰的乃宇宙唯一真理,才会导致动荡、战争与杀戮。这恐怕正是善与恶的分界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