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家

只能面对——读《逃离》

2020-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93bd497780ed

原本读完《钢琴教师》就想读《逃离》的,因为自己写的读后感的名字叫《逃离》。正好有这本书,所以想看看。结果一直有其他的书在加队,就拖到了这次“温故知新”的主题阅读。

看《逃离》的第一感觉想到了《围城》:有多少人想走出去,有多少人想走进来,想到了最近的热播剧《假如岁月可回头》。卡拉也是如此:第一次她逃离了家与父母,和克拉克组建了自己的家,拥有了自己的马场。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她又想到了逃离,逃离那个爱发脾气的丈夫。后来在邻居西尔维亚的帮助下,坐上大巴车逃离了。但最终她又选择了回来。她又能去哪里呢?去找西尔维亚介绍的那个陌生人吗?去找一份新的工作吗?她不知道,她将要面对什么?

生活就是这样,有很多人都在自己的生存现状中感到困惑,想到逃离或者已经逃离,但是逃离之后自己的现状又能改变多少呢?似乎总是会遇见新的问题。想到了《大生活》中的一句话:生活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又产生一个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逃离不是办法,所以只有面对,像卡拉和丈夫克拉克一样,面对自己的问题,面对彼此,同样面对或许不尽人意的生活。

而面对生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心安定下来。风动、旗动还是心动的哲学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当不可改变的客观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主观的努力。

《逃离》是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她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被誉为“当代的契诃夫”。在这本书里,她的写作风格体现得非常明显。她的短篇小说内容丰富性更像长篇,但她却把这些故事写成了短篇。这是需要高超的叙事技巧与写作手法的。在这过程中,她利用了时间的跳跃性,使用倒叙与插叙的写法,把很多的故事内容省略了,把情节蕴藏在读者自己的思考中。每一个故事都有无回味无穷的结尾,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短篇小说限于篇幅,所以如何制造一波三折的情节是很重要的,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巧合,让故事变得精彩。比如在《罪债》中的劳莲和那个死去的婴儿,比如在《播弄》中的若冰和那两个双胞胎兄弟的相识,还有那条变换了的绿裙子,都为故事增加了神秘的色彩,也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激情》里的莫里,尼尔,格雷斯三人之间特殊的关系,格蕾丝内心的想法和实际的做法等都构成了故事的矛盾与碰撞,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当面对这一个个故事时,突然发现似乎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生活在矛盾中:想做的和该做的,想要的和拥有的,喜欢的和排斥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是如此,总有许多的不圆满,能解决这些不圆满的方法也许只有一个:勇敢面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