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高速扩张之道
海底捞是火锅行业龙头,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海底捞绝大部分收入由餐厅经营构成,2018H1 总营收73.4 亿元,同比增长54.4%,归母净利润6.5 亿元,同比增长52.2%,餐厅收入占比达97.4%。2017年在火锅餐饮市场中份额达2.2%,全年接待客人超过1 亿人次。整体客单价在百元附近,每年略有增长。
二十余年稳健发展,上市融资补充资金,迈入门店高速扩张期。海底捞于1994 年在四川省创立,后向全国扩张,2012 年在新加坡开设海外第一家分店。海底捞于2011 年实行阿米巴经营模式后快速扩张,2017 年门店增至273 家。截至IPO 前海底捞已经开设363 家门店,2018 年预计将扩增180-220 家门店。随着快速扩张和新餐厅的开业,海底捞的经营活动净现金维持在高位,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至2018H1 的73.7%。海底捞2018 年9 月26日在港挂牌上市,上市融资72.7 亿港币,主要用于门店扩展计划,缓解了资金压力。(发售定价为17.80 港币/股,发行4.25 亿股,扣除包销费用等所融款项净额约为72.7 亿港币,60%用于扩展计划。)12 月10 日海底捞被纳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凭借优质服务和高效管理打造独特竞争优势。海底捞致力于提供超预期的餐厅服务,用新科技改善就餐体验,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而独特的内部管理制度是海底捞实现优质服务可复制的核心保障。此外,海底捞经营效率高,年客流量、翻台率等指标领军行业,同店和新店均表现优异。关联公司遍布火锅全产业链,有助于控制成本。盈利能力优异。2018H1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8.2%和8.8%,有所下滑是由于门店快速扩张,大量新店处于运营初期,盈利能力尚未完全释放。2017 年ROA 和ROE 分别提升3.2pct 和12.0pct 至31.7%和108.7%。
火锅深受大众喜爱,市场空间广阔。火锅历史悠久,就餐方式独特,具备广谱性和社交性,在中式餐饮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13.7%。2017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约4 万亿元,其中中式餐饮3.2万亿,占80.5%,火锅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4,362 亿元,2013-2017 年CAGR 为11.6%,超过中式餐饮9.9%的复合增速。火锅容易实现标准化,有效避开行业痛点,为连锁品牌的规模化扩张提供可能。火锅是一种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是唯一不依赖厨师烹饪技术的中式餐饮业态。半自助式就餐形式,让火锅店只需要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新鲜食材和锅底,保证了食物的统一性、品质的可控性,更适宜连锁品牌的规模化扩张。在扩张方式上,加盟容易出现无法保证品质一致性而导致品牌受损的问题,中式餐饮对食材讲究、烹饪方法复杂、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需要采用直营模式扩张,更加需要资本支撑。
消费升级带动火锅中高端市场快速增长。消费者注重食材品质、就餐环境、优质服务,推动了中高端火锅市场的快速增长,2013-2017年CAGR 为13.9%,超过高端市场(11.4%)和大众市场(10.7%)。
海底捞的市占率在极度分散的餐饮市场中遥遥领先。2017 年,按照营业收入份额计算,海底捞的市占率在中国中式餐饮市场、火锅餐饮市场、全球中式餐饮市场分别为0.3%、2.2%、0.2%,均位列第一,属于绝对的行业龙头。对标美国餐饮龙头Darden Restaurants,2018年营收80 亿美元,净利6 亿美元,市占率在全美餐饮市场中为1%左右,在全服务餐厅中为2.3%,海底捞的市占率还有大幅提升空间。
海底捞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海底捞是国内首家破百亿的餐饮企业,2017 年营业收入为106.4 亿元。其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15-2017 年CAGR 高达35.9%,主要由于同店销售稳定增长和新门店加速扩张不断增厚业绩。
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锁定食材成本,助海底捞快速扩张。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中食材成本占比超过90%。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但海底捞的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比由2015 年的45.2%下降至2017 年的40.5%,2018H1 由于新店开业促销等活动,占比小幅上扬至41.8%,但基本保持稳定。海底捞能够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的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在海底捞的食材采购中占比较高,且海底捞是其关联供应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销售总收入中占比均超过50%,在议价能力上占据优势。2017 年海底捞的租金成本仅占营业收入的3.9%,远低于行业水平,主要依靠三大法宝:(1)凭借超高的翻台率提升店铺坪效,压低租金成本占比。(2)早期门店大量选址于非商圈地段,且租约期较长,占尽优势。(3)依靠强势品牌影响力,无需依赖商圈引流,反而为商圈带来人气,获取租金优惠。目前,公司还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提高餐厅选址效率。海底捞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极致用餐体验,用超预期的优质服务,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火锅行业里脱颖而出,打造了独特的品牌优势。海底捞在加强“人性服务”的同时,重视技术创新,开发并应用一系列特色技术,加强智能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就餐效率,提高客户粘性,具体包括:自动下单、应用程序、智能厨房、定制化口味、自助电话热线、人工智能、二维码排队、虚拟现实及沉浸式就餐等。2018年10 月28 日,海底捞在北京推出首家智慧餐厅,计划在上海、深圳、新加坡各推出一家,品牌效应持续增强。
火锅市场空间广阔,一线城市的增速较快,而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空间广阔。一线城市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且生活节奏快,外出用餐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一线城市火锅市场的发展,复合增速高于火锅整体市场。而非一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火锅市场占据90%份额,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该地区拥有巨大的潜力。海底捞门店布局下沉,二三线及以下门店数和服务客户数均不断增多,截至2018 年6 月底占比均突破75%。
火锅一直是餐饮行业中竞争极为激烈的红海。火锅派系众多,可以细分为川系、云贵系、江浙系、粤系及北派火锅等,此外还有鱼火锅、串串火锅、老北京火锅等品类。随着海底捞的崛起,许多火锅店也开始用过度服务、过度装修等博人眼球。目前中国火锅前20 强中,呷哺呷哺是海底捞的有力竞争者。呷哺呷哺原本客单价为40-50 元,
只覆盖中低端消费,近两年来推出凑凑,弥补中高端市场的空白,通过旗下双品牌的运作,覆盖全部的消费阶层,成为海底捞的重要竞争对手。此外,巴奴毛肚火锅通过不同于海底捞的“产品主义”,依靠毛肚和菌汤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公众号:learningme,超过一万份行业研究报告可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