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火文章《就算我老公一毛钱股票也没拿到……》想到的

2017-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希希

                                         一

前几天,被一片爆火文章《就算我老公一毛钱股票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刷屏了。

文章说,作者的老公是个手游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除了CEO,他是第二个进公司的员工。他一直把自己当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尽管七年来,一直拿着很低的工资,却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后来夫妇俩手头实在捉紧,作者就催促老公,向公司落实股权的问题。老公去找CEO谈了,谈论的结果是,CEO一分钱的股票也没给他,理由是,他并不是公司的创始人。夫妇俩备受打击,老婆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一天之内阅读量就达到几百万,迅速火爆网络。给作者打赏的,更轻轻松松地破8000人。

首先来说说,作者的老公算不算得上是公司的创始人。他是第二个进公司的员工,当之无愧的是元老级的人物。但是,创立初期,他也并没有向CEO要股权,我猜想他是听着CEO打鸡血的承诺,说我们都是最早进公司的,是我们把这家公司一起创立起来的,大家是公司的创始人,将来公司上市了,大家就可以分到股权,一夜暴富了。

于是他便天真地以为,自己真的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等公司上市了,CEO一定会给他分股权的。

这种职场小白可能都会规避的问题,硬是拖着他这个“技术大牛”,无怨无悔,在所不辞地为公司奉献了整整七年。

直到CEO很确定地告诉他,他是没有股权的,方才如梦初醒,如当头棒喝。

                                      二

这位技术人员的老婆,在文末写到:“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就是信任,一定有真正靠谱的公司,能够尊重每个人的付出,能够发自内心的认可老公的人品和能力,就像我当初认定我老公的时候一样”。

这,或许是她为博取同情而作的机巧,抑或是还天真地以为,公司口头承诺给他们股权,就一定会给的,不给就是不诚信,就是欺骗。

诚然,一般的公司都会尊重每个人的付出,也会给予相对等的酬劳。付出越多,自然级别越高,回报越多。但是,任何一个公司在初创立的时候,股权都是定好了的,这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是想争就能争到的。

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不要谈什么尊重不尊重,信任不信任,靠自觉来制约人性与利益,那是对人性与利益最大的侮辱。

所以,仅凭这点智商,作者的老公显然是不适合创业的。我身边接触的几个创业者,个个聪明强干,均是全能选手,事事都可周旋一番。虽不是有三头六臂,但也绝对算人中翘楚。但最后也不是人人都成功了。创业这种九死一生高难度的事情,不是人人想去做,就一定能做成的。

它需要资源,机遇,更需要头脑。

在作者眼里,她的老公是非常优秀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她眼中的“优秀”,粉饰掉了她老公一些要命的缺点,她自然看不清,她的老公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所以我觉得文中作者的老公,也不一定要想着去创什么业,安安静静地做个技术大牛,也一样可以拿到高薪资,养活一家人。这或许更适合他。

                                                   三

第二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传播之快,波及面之广。因为大众往往有种同理心,看到一个这么努力,最后却被公司欺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的故事,平常人的心中难免惶惶,局促不安。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在为各种各样的公司做着事,文中老公的这种遭遇,就像是自己不可期的遭遇一样,所以尤其值得同情与关注。这篇文章还把有些人看哭了。

但这两天剧情又有反转,据了解,公司给过他们的,不是100万,是税后200万;而且公司称,作者的老公从13年起就没怎么再为公司出力了。

孰真孰假,我们也没必要去争个一二。

                              三

人们往往喜欢从众,一件事不知是真是假,见大家都去关注,便也一窝蜂地去关注。全然不做任何思考与分析。

有时候,冷漠才是品德高尚的代名词。事不关己,不要去掺和;事情没弄清楚,也不要同情心饱涨,跑去评判是非。

你只需知道,这一切不关你的事,安安静静做个看客就好了。或者这件事,能让你受到什么启发,让自己有所提升,也算是你做的一件善事了。

这让我想起过年期间,宁波动物园,老虎咬死人事件。

我记得除夕那晚看姜昆的相声《虎口脱险》,还有讲到,现在要是再在动物园看到老虎咬人的,人们都会惊奇地张大嘴巴,然后拿着手机去拍,然后看这哥们等死的景象。

巧合的是,两天以后,在宁波动物园的确发生了这样的事。

当时看客的举动就是,惊奇地张大了嘴巴,像是遇到了什么千古奇景,纷纷拿手机去拍,直到该男子被老虎活活咬死。有的人还特意拍下了他被老虎咬伤,挣扎着直到死去的那一段。

难道这样做,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善心”了吗。

你看个不知是真是假的网络帖子,都要同情心泛滥,跑去为作者争个公道;而面对眼前有人活生生快要被猛兽咬死时,却冷若冰霜,甚至拿手机拍下视频,作为可炫耀可传播的奇景。

这难道就是大众的“善意”所在吗。

无非是懦弱,虚伪的人性体现罢了。

种种现象,都是社会大众,及看客们,值得深思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