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

如何用手机学会拍一张美美照片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1人  清辉_0528

当下,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手机摄影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它是我们身边的相机,我们遇到心动的瞬间可以随时捕捉。

手机摄影自带一种随意、生活化的审美特性。手机摄影通常是自发性的,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手机轻便、隐蔽,不容易引起注意。手机摄影也给照片评价标准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手机摄影越来越受到“点赞”审美的影响。

提升摄影水平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对有趣的东西的敏感性。只有首先注意到了一个东西,才会把它拍下来。如果没有足够的摄影素养,很有可能这个有意思的东西或者精彩的瞬间就在你眼前溜走了。而用手机拍照,就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锻炼自己捕捉有趣瞬间能力的机会。

怎样才能在纷杂的环境中,找到一个值得拍摄的素材或者画面呢?有两个小窍门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窍门,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一张照片,分析它用到了哪些构图方法。

首先,在这幅画中,地平线大概位于画面1/3的位置。摄影中常常会提到的“三分法则”——将物体放置于画面1/3的位置——其实就来源于绘画。

其次,这是一张从低角度“拍摄”的逆光作品。因为仰视的关系,再加上草地作为前景带来的纵深感,画面中的主体人物显得更加遥远、朦胧,天空也显得更加高远、澄澈。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1875

再次,画面中的小男孩,位于地平线的远处,下半身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

最后,画面中的女性,身体半侧着回眸,身上的衣褶也伴随着她在旋转,但她手中略微向左伸出的阳伞,又平衡了她的躯体。小男孩和女性形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可见画面中每个元素的安排都恰到好处。

在这幅绘画作品中,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构图方法——三分线、前景、仰视、三角形等,互相配合,营造整张画面的气氛。每一条规则,都结合运用了画面中的具体元素,达到了某种特定的效果。

任何一张图片,都可能是多种构图规则的共同使用,它们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

摄影与绘画不同,许多精彩的瞬间稍纵即逝,并不容许我们思考过久。在拍照时,构图应该已经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潜意识的记忆。当我们理解消化了诸多美术作品时,在拍照或者在选片、进行后期处理的时候,就能很熟练地像肌肉记忆一样,运用这些积累下的经验和素养。

学会拍摄一张好的照片,另一个窍门是——要培养摄影的眼力。在生活中,需要更用心地去观察、留心身边的环境,对周围世界的各种细节保持好奇心。拍照的第一步,是找到环境中的兴趣点,也就是值得拍的东西。

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以下问题:

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东西?哪些东西吸引眼球?哪些东西值得分享?

哪些东西鲜艳出众或者有奇特的色彩?

哪些东西有很震撼的线条?

光线在环境中的分布是怎样的?

哪些事物是静态的?哪些事物是动态的?

有没有人出现?他们在做什么?

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姿势是怎样的?

人物的着装有什么特点?

我们不仅要用眼睛来看,而且要全方位地感受身处的环境:

天气是怎样的?温度如何?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还是寒冷?

有风吗?风刮在皮肤上的感觉是怎样的?

环境中有没有声音?可不可以分辨出是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

能不能闻到气味?是哪些东西的气味?

环境的整体氛围是怎样的?

这个地方带给了我什么样的情绪?有没有勾起我的某些回忆?

练习手机摄影,完全可以做到每天都拍。

建议制订“365日摄影计划”,即每天至少拍出一张值得分享的照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花10~20分钟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同时,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并进行总结。对比图的构图,层次感,采光角度,主题物在图中的形成的思索等等。

只有在不断练习和对比找出差异,才能更好地拍出一张美美照片咯!

(本文内容来自《手机照片必修课》一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