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消极悲观的吗?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1人
23乐禅修
内容整理自《佛陀与佛法》第十六章
不是完全的悲观,也不是彻底的乐观,而是实在主义
在“维基百科”的词条下,是这样解释“悲观主义”的:
相信事情只会越来越糟糕,每况愈下;
不管我们所见为何,其实事件的本质是丑陋的、邪恶的;
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世界是丑恶的等等。
而佛教虽然强调世间是苦的这个事实,但也提出了灭苦和获得永久安乐的方法。
佛教既不是完全的悲观主义,也不是彻底的乐观主义,而是实在主义。根据佛陀的教义,佛陀认识到世间痛苦是它的普遍性,也给这种普遍的病态指出了一种治愈方法,苦的彻底止息就是涅槃,这是通过实践八正道可得的至上喜悦。
佛教所认为的喜悦
喜悦(pīti)是觉悟导向解脱的基本要素和先决条件之一:
佛陀在《相应部近因经》中层层递进地开示了由苦到漏尽智的一系列近因,:
“由苦至信(saddha),由信至欢乐(pamojja),由欢乐至喜悦(piti),由喜悦至轻安(passaddhi),由轻安至安乐(sukha),由安乐至定(samadhi),由定而生如实知见(yathabhutananadassana),由如实知见而生舍离(nibbida),由舍离而生离染(viraga),由离染而得解脱(vimutti),由解脱而得漏尽智(khayenana),即为阿罗汉(arahant)。”
——SN12.23
圣洁的僧团中,僧人们圆满周至地以梵行为生,他们是最快乐的人了。
有一天,一位天人来到佛前,问道:
「住在林野的寂静梵行者,
日食一餐,为何容色明淨?」
佛陀回答到:
「他们不悲伤过去,不希求未来,
他们以眼前的维生,因此容色明淨。
由于希求未来的,由于悲伤过去的,
以此,愚者乾枯,如被割断的绿芦苇。」
——S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