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操

2018-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乔熙雅

    曹操在三国历史中是一个议论纷纷的人物,甚至在我们的期末考试中都有一道题:你认为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并写出原因。从这儿可以看出人们对曹操的定义与看法各不相同。

    不知在什么时候,无意间听到大人们的谈话,听到他们在讨论三国,就在说哪个人物最好,最厉害,谁最坏。后来在小学时看《三国演义》,书中写到曹操的性格多疑,是个反面人物,可是在看《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曹操,易中天认为曹操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比如喜欢人才,官渡之战前许攸来投靠他,然后曹操赤着脚来迎接许攸,很符合《短歌行》的一句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眼中的曹操,是一个乱世中的英雄。很多人对曹操的定义都是残忍与多疑。因为多疑,残忍的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后来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古汉语的反问句会有语气词或者宾谓倒叙,但此语明显没有。同时,语末的感叹号也证明该句非反问句而是强调语气。

      而说到曹操的多疑,这个缺点被很多人当做是最大的攻击点,以此来弹劾曹操,认为他不是一个英雄,但是乱世中的多疑,其实是一种谨慎,更是一种无奈。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作者很明显重刘贬曹,可是在陈寿写的《三国志》中,依然可以找到曹操的过人之处。我们想想,如果没有曹操组织的讨伐董卓,就不会有后来的魏国,如果没有魏国,哪里会有后来的司马氏统一,那么如果都没有了这些,天下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桥玄之论并非无稽之谈。

    在天下大乱,董卓进京乱政时,手上有兵权的人都在整天吃喝玩乐,不图进取,仿佛国家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只有曹操站出来要求讨伐董卓,然后起兵。可见曹操拥有过人的勇敢与正义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此句摘抄)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