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义利观

2024-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宋牼,即宋钘、宋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主张寡欲,反对战争,有人认为他是道家,有人认为他是墨家,还有人认为他是宋尹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年龄和孟子差不多,孟子称他为先生,可见在当时是一位非常受尊敬的人物。

宋钘正赶往楚国,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他,就打招呼说:“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宋钘说:“我听说秦国和楚国打起来了,所以我去楚国说服楚王罢兵。楚王。如果楚王听不进去,我就去见秦王,说服他罢兵。这两个君王中,总有一个会听我的吧。”

孟子说:“我不想知道您具体怎么去说服他们,只想了解您的主旨是什么,您能告诉我吗?”

宋钘告诉孟子说:“我将向他们陈述战争对他们的危害。”

孟子就说:“先生的愿望是很了不起的,但先生的说法却不可行。您用利害关系去说服秦王和楚王,如果他们听进去了,那就是因为利益而罢三军之师,三军将士们也因为有利益而愿意罢兵。如果为人臣者都怀着利益观念来事奉他们的君主,为人子者都怀着利益观念来事奉他们的父母,为人弟者都怀着利益观念来事奉他们的兄长,那么最终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远离了仁义之道,都从利益角度进行交往,这样的国家能够不败亡的,从来没有过。您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在《孟子》的第一篇第一章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接着建议道:“先生不如从仁义的角度去说服他们罢战,如果他们听进去了,那就是因为仁义而罢三军之师,三军将士们也因为有仁义而愿意罢兵。如果为人臣者都怀着仁义之心来事奉他们的君主,为人子者都怀着仁义之心来事奉他们的父母,为人弟者都怀着仁义之心来事奉他们的兄长,那么最终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摆脱了利害关系,都从仁义的角度进行交往,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这一段体现的还是孟子的义利观,他从不否定利,但始终把仁义放在利的前面。宋钘反对一切战争,但孔孟向来不是这样,商汤和周武王都是主动发动战争来诛灭残暴,一统天下的。战争本身是政治的延续,是最后的政治手段,也是最简单、最暴力的手段,因此很多野心家都喜欢发动战争来转移矛盾或掠夺利益,从局部的、暂时的角度讲,它往往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的、全局的角度看,战争始终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正义的一方终将战胜非正义的一方。

【《孟子》简读之告子篇01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