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
其实这个问题小枝枝以前问过,就是如何判定所学内容我是否学会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技能学习阶段,一个是思维学习阶段。小学是技能学习,高中是思维学习,初中是衔接。
技能学习的要点是熟能生巧。就像卖油翁说的那样:“无他,但手熟尔。”
死记硬背也好,出口成章也罢。就是一个熟练,就是一个不假思索。练多了就都会了。也不用讲出来个所以然,会了就是会了。
就像学开车。一开始尽管教练不厌其烦:一踩离合二挂挡,慢抬离合缓起步。学车的人就是背得滚瓜乱熟,该熄火还是熄火。突然有一天,你起步成了,然后再也不用记住教练当时教你的口诀了。会起步就是会起步,并且越来越顺。会了就是会了,就是多年不开车,换了不同的车型,稍微注意一下,都不会有问题。因为就是会了。
小枝枝小学阶段,也许他会觉得其实六年级所学内容已经够复杂了。也有些家长甚至社会上很有名的人说现在孩子的小学作业太难了,说我大学毕业都搞不定。很正常,因为他们是用思维学习模式来搞技能学习的东西。不是不会,而是想多了。
我已经提醒过这个小家伙,小学学习就是个学个熟练。不知道他做得怎么样?不偷懒,多练习就行。这个熟练度大小会影响以后的学习,但是不是关键影响,不必太耿耿于怀。大不了到时候发现在自己有点硬伤,抽点时间回炉再造一下就好。上完初二后,仅用一周时间,就能把一到六年所有内容回炉两遍。
判定小学内容学会的标准是:这个字我会写会用,这首诗词我会背会写;这道题我能算对;我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和拼写;这件事我会做。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就是能对。
得不了满分,不是我做错了,而是我马虎了,走神了。小学能学到这个程度,算是万事大吉了。
上了初中后,这个判定标准就变了。
初中学会的判定标准是:我理解这篇课文和句子的内容;我知道这道题应该怎么解答;我懂这句英语的语法结构;我完全理解命题和定义。别问我为啥没做这道题,也别批评我最后得出来的答案是错的。而是问我这道题真的会做会解吗?
对错不是判定学会的标准。确实知道如何来做这道作业题和考试题才是标准。所以到了初中后,判定一个学生学得好不好,看分数看排名是不能看清楚的。拿过他们的作业和考试题,看他们做错的几道,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说这些,小家伙还是很懵圈的。只有等他上了初中后,才会慢慢理解。这里也不再赘言。
说些他最关心的。
他说发小洋洋现在很悲催,作业写到晚上十一点还写不完。这点可以把心放肚子里。因为上了初中后,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无论你的作业有多少。
今天更新的晚,是因为我刚刚手写了一份一千五百字的学习心得。就是看了几个本系统进去的几个材料后,全员写警示心得。我是放到最后,留了一个小时。很多人花了两三天还没抄完,因为不敢判定自己能写出来。行书快写,一千五百字一气呵成,用了四十分钟。不料缴稿时机不对,人家是一伙去的,就我自己单溜达。坐下不到半小时就被请去了。说得有几份需要张贴过关,麻烦我认真誊抄。
亏大发了!
当你知道为啥要写作业,知道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个半小时写完家庭作业,太凡尔赛了。
初中学会就行。课堂学会,单元学会,学期学会,学年学会,最后初中学会。就是融会贯通。
学会了,不需要都记住。记住点就行。学会的东西即便当时忘了,稍加复习,不但能全部想起来,还能有新的理解体会。
很多学着累的学生就是因为该会的没学会,该忘的忘不了。
思维学习,要点就是当时学的时候学会学明白,然后记住点忘掉细节。再见面是在另一个层面上理解重新再次思考学习。
初中三年,一个单元分几次课堂,有月考,有期中考试,有期末考试,最后还有中考。
来来回回这么多次。只要你当时在课堂上学会了,经过这么多轮,就是天书,只要当时在课堂上能学会,中考时候也是融会贯通。
重点高中想上那个,还不是看你自己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