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在路上
今天在朋友圈读到白老师的一篇文章《清明节假期家庭教育一课,想吃鱼就先学会剥鱼》,真是对应了“是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
让孩子们经历了剥鱼的整个过程,刚开始的不知如何下手 ,不正是现在很多家庭的写照吗 ?只有经历了,才可以体会其中的辛苦,不容易,才会更珍惜劳动的果实。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 成长的过程。我也学会了两招:鼓励与偷懒。
家长要学会 “懒” 。孩子在成长过程 中,也有很大的模仿兴趣,她会学你做事,学你说话。最近的一次就是我在家拖地 ,她就一直跟在我后面,刚开始我还让她自己去玩儿,后来我发现我无论拖到哪里 ,孩子一定会跟在你 后面,尤其是你去洗拖把时,孩子在旁边老想帮你扶着拖把空水了,在拖到最后 的时候,所有的小灰团被聚集在一块儿,我就随手抽了 两张纸 ,一抹,一擦,干净了,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精彩却在后面。
中午躺沙发上睡觉的时候,孩子在茶几旁自己玩儿,我就没太在意,不一会儿 ,孩子就在自己抽纸 ,本以为要擦嘴,结果却是这样的:孩子抽了两张纸,蹲在地上擦擦这儿,擦擦那儿,还不时的抬头看我 一眼,本来是准备说:“你不能这样浪费纸。”可这个场景似乎 在 哪里见过?这不正是上午我拖地时的行为吗 ?竟被这个小家伙 学了去,我是这样说的:“宝贝 ,你怎么这么勤快呢?看到地上不干净,就赶紧擦擦 ,真是妈妈的好帮手!下次 妈妈拖地时 ,你一定要给妈妈帮忙,要不然妈妈一个人干不完。”孩子听了后,似懂非懂的嗯啊,仿佛在说:“我愿意。”
尽量多鼓励孩子。孩子目前一岁四个月,一家子人都在围着这个小家伙转悠,生怕磕着,碰着,每天带的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又半点差池,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那么娇弱,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小孩子会经常性的摔打 ,尤其是跑着跑着刹不住车就摔倒了,自己转着转着停不下来摔倒了 ,刚开始孩子每每摔倒时,家人就会特别心疼,赶紧扶起来,孩子也会顺势的哼哼几声,表达着自己摔倒的心情 ,那我自己就琢磨这件事:为什么孩子摔倒要去扶?为什么不是自己爬起来?
就这样我给家人传达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以后孩子不论什么时候摔倒,不仅不要扶,还要鼓励 孩子自己爬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家人还有点不适应,孩子自己闹事坐地上时还可以做到,一旦 孩子不小心摔倒还会忍不住要扶,就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好像都适应了“不扶”的状态,孩子每每摔倒 ,总是自己哼哧哼哧的爬起来,看着也很是艰难:自己慢慢用手撑地,晃悠半天,自己就 起来了,抑或是翻个滚,单手撑地,侧身就做起来了 。
这个时候,我就会夸孩子:孩子 ,你真棒,可以自己站起来。然后就会帮她拍拍身上的灰尘 ,现在慢慢大了,说什么都能听懂,所以连拍灰这件事我也省了,每次孩子自己站起来后 ,就教她拍灰,几次之后,孩子自己站起来就自己拍灰了 ,也不用你指挥了。 所以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摔倒,不哭也不闹,自己爬起来,自己拍灰 ,自己主动的去拉起你的手。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无可替代的,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辛苦的,困难的,但有时候就要这样逼一把 ,不逼一把 ,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内能有多大 ,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