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真的危机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人生步入中年,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责任越来越重,体能却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被迫着有了“中年危机”的意识,很多外面年轻人看来是“中年油腻”。很多中年人都自嘲“人到中年不如狗”。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还是中年人给自己画的屏障?请允许我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阐述一下所谓的“中年危机”!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全是中年的坏处。比如:中年之后,体能、精力大不比从前,青丝开始蔓白发,乌发渐疏,鱼尾纹爬上眼角。更残忍的真相是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还清路途尚远,这不是下坡路吗?于是中年的焦虑、恐惧漫过心头,让中年人类有了“危机”。好吧,“中年油腻大叔们”看到的都是短板和劣势,那么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的确中年人的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衰退,但是有一点没有,那就是大脑,中年人的大脑不仅不比年轻人差,反而达到了一个持续的巅峰状态。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认知能力在20岁时开始增长,到4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20多年几乎没有变化,直到进入老年才开始下滑。你可能会问,中年人的各项机能都在老化,大脑就不老化吗?班布里基这位兽医学家就说了:中年人的大脑不是没有老化,只是切换到一种能耗更低的运转方式。
人类大脑是一个在演化中不断博弈、平衡、妥协的结果。比如,大脑接收感官信息的能力变弱了,像视力、听力变弱了,但处理信息的认知能力变强了,像语言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就变强了。而损失一点感官信息,对人类演化几乎是没有威胁的。并且中年人类的经历和经验是年轻人无法走捷径获得的。综合脑力、经验和体力、精力全方位加权评估,中年人类的优势平均值都应该远远超出年轻人。注意我用了一个词叫“应该”,而事实却有一定的偏差。就是因为所谓的“中年危机”让中年大叔们陷入了对未来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导致了中年群体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变小。
所以中年大叔们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其次还有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疗愈自己的人生“疾病”。不要患得患失,对未来恐惧和焦虑,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失败挫折,感情蹂躏的中年大叔们,人生应该是作“减法”的。人一生其实毕生都在追求自由,所谓的财富自由、人身自由、精神自由......,可是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获得自由。因为从一开始人类追求的方向就错了,我们努力的赚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不用工作。可是当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发现根本停不下来。我们放任自己与山水之间,希望能够人身自由,却最终发现灵魂已经被牢牢的绑在了精神世界的价值支柱上。
所以,中年危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伪命题。是人类欲望膨胀速度超过了人类能力增长速度的一种恐惧,是对未来人生去向模糊不清,造成人生负载过重的杞人忧天!
人到中年,应当轻装前行。一路奔去,挥斥方遒,活出最真实、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