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写作 自由表达旅行·在路上散文

清明扫墓话习俗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伊若轩阳

清明即将来临,我们又要为扫墓在做准备,一年一度的清明扫墓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延续我们的思念,敬仰我们的祖先的报本观念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在这个气清明景的节气里,人们为逝去的亲人、祖先庄重的送上自已的思念与敬意,把我们神圣的追忆和思念在这种生命交流仪式上庄重的体现和寄托。如今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把这个传统节“清明祭祖”法定化,使之增进了我们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源远流长,千年传承至今不辍,每逢清明,人们不论身处何方,甚至千里迢迢都要归乡扫墓。但由于地方风俗各异,风俗习惯尚未融合,有些地方的扫墓习惯非同各异。就拿定西安定及周边地区,即我们常说的“本地人”,与我们这些一百四十多年前移民至安定的“河州人”在扫墓习俗上各不相同,据说,本地人一般在“麦社”过后,即可以按照自已的家族情况选择一个吉日进行扫墓。而我们这些移民至本地的“河州人”则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扫墓上坟的日子,我们一般把清明节理解为扫墓时节,即使国家法定的扫墓节,但我们的先人们为什么把扫墓上坟定格在清明前一天,我们也不得而知。

民间农村扫墓与国家公墓区有所不同,国家公墓为了环保政策的落实,树立整洁、优美的环境意识及环保观念的认同,一般提倡献一束鲜花、敬一杯酒,或系一条黄丝带、讲一段往事,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而农村扫墓普遍都带一些传统的茶酒、香裱、纸币、供品等等。有的地方甚至更为隆烈,如白银景泰地区的风俗习惯是献羊祭祖,那家如果当年有喜事或是什么特殊情况,都要献上一只或几只不等的羊只在墓地祭祀并煮食。

定西安定的本地人与河州移民杂居区,除了在时间上的差异外,其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添土,所谓“添土”就是在每个坟墓的顶端各加三筐土,之后在每个坟墓顶端用土块压一张冥币,在墓地周端挂一些纸条(但注意:闰月之年不添土)。而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但我们的仰慕之心是如此的诚意!

清明扫墓在意义上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对先逝亡人的缅怀与思念,也是“先人在里头,我们在外头”的默默乡愁,然而,也是自春节过后的又一次短暂团圆。每当这一天,家族大小成员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尽其可能的千里迢迢归故祭祖,如今因生活所迫奔波于东西南北中的亲人们又一次的亲情相聚,欢声笑语共餐一顿团圆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