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七品机缘品之读后感170924
13-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七品机缘品之读后感170924
第七品机缘品记录了六祖的多位弟子得法、开悟的故事,总体是围绕着禅宗明心见性的的根本宗义,借用具体故事阐述了心的体、相、用的妙趣。
——诸法妙理、非关文字
佛说:我法妙难思。佛法在于心悟,不在通常的思维、思量和分析中;但佛法需借用有形有相的文字语言的描述让人明了其义,而其本身却无形无相,只在自心自性中。以有形述说无形,难免会落于对文字的解释和对名相的执着而忘记了佛法的根本。对于佛法的理解需超越文字,从心而悟。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不对境生心,不因相起念,即无住而生其心,是为心之体;因自性清净、不执着空而应用自在,随缘应化,起念不住念,即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是为心之用;法由心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相由心生、心含万相,即相离相,是为清净真心。故即心即佛。
——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佛之知见即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内外不迷。此知见人人皆有,需自开自悟,自修自见,借外援而不能依仗外缘,需向内求,观照自性,止恶行善;依止佛法真心修行,是真正的义理通达;否则,就会落入佛法的文字相、言说相,不能真正的明心见性。
在智常法师的开悟中,六祖提到的小乘、中乘、大乘和最上乘的修法中,也提倡了修法需要证道,提到了知道、行道、悟道的关系,知道是基础、行道有助于悟道,悟道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行道。不在生活中依法修行,就不会真正了悟佛法的精髓,无法真正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法不通达即成死法,我执之外又添法执,为法所困,苦上加苦,达不成佛法教人解脱苦海的目的。
——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
了悟自性,即见三身(清净法身、圆满保身、功德化身);悟后起用,即明四智(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即转八识成四智、会四智成三身。做到这些的基础仍是明心见性。
我佛慈悲啊!末那识的我执与生俱来,实难破除,因此佛陀没有让我们执着地去破我执,而是让我执通过无限的放大,通过对众生升起平等心、慈悲心来转化;平等性智起,第六识的分别心即同时转化(相互作用)为无分别、无妄想、无执着,即升起妙观察智;进而前五识转化为成所作智,舍识用根,心自然清净、本性自然显现。此时,即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再次感受到了佛的慈悲!《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为众生自开佛之知见提供助缘,使其脱离人生苦海。因应众生不同根基,佛开八万四千法门,讲法四十九年,兜来转去,随顺因缘,只为众生能够明心见性。而我们累世沿袭的习性难改,仍在人生苦海中挣扎,有负了佛的一片苦心。是否愿意走出这份挣扎,全在自心的选择——是否愿意从自身的习性开始修行,从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开始修行。
——全篇文章在讲心的体相用
如如不动之心为体,由心变换出万事万物;不著于物、不随境迁,我们的心才能涵容万物、涵摄万法,随缘应化,应用无碍。而在生活中,我们的认知次序颠倒了,外相变化多端、心境高低起伏,让我们忘记了这一切的背后不过是我们心的显现,就现象本身而言是缘起性空的,因而产生了烦恼障;又或,我们执着于现象的性空,刻意压制了心的随缘应化,迷失在自己的知见中而产生了所知障。佛的教育是让我们不立两边行中道;而佛法又告诉我们,两边是幻象,两边不存、中道何在?所以佛说他讲法四十九年,一个法都没有讲。他没有讲一个定法、没有讲一个常法,只是通过无数的现象引导我们要如何确立一个恰当的思维方式, 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才能让我们活在世间即得涅槃。
问题是我们是否相信吗?这些年的经历让我知道了,我原来看到的世界只是一个很有限、很狭隘的世界,我见到的是我所知的,我知道的是我所见的,我感受到的依据了我的知见,我的知见和感觉与我的心有关。而我的一些奇妙的体验也让我知道了,还有一大片是我无法用知识、经验、科学和逻辑能够解释的非常美的未知,所以我相信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这个自然界蕴涵的一切并不是我们六根所知所见的,它的本质也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意识范畴所能理解的。如果不用意识和思想来理解和思量,从心体悟,从心发现,我们的世界又会怎样呢?
我愿意用我的未来去尝试,过一种从心而发的生活,过一种全然不同感受的、让生命感动的生活。我亲爱的的朋友,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