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短篇随笔人间烟火过年的那些故事

大年三十

2018-02-16  本文已影响806人  齐帆齐
网络图片

昨天除夕,俗称大年,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

我反复和孩子们这样介绍,女儿听着,无动于衷,坐在沙发上看她的电视剧,还是她看了无数遍的《甄嬛传》。

问她为何那么喜欢看《甄嬛传》,她说反正就是喜欢看穿古装的演员,喜欢宫斗,喜欢那里面的台词。

喊了她几遍,今天是过年,你得帮忙打扫卫生,这高个子了,却啥都不会,煮个鸡蛋都搞不来,长大了怎么办。

她依然坐在那,像没事一样。

儿子作业还没做完,正在写《寒假生活》那本册子,有道题目是请问过年和平常有什么不同?

儿子竟然抓耳挠腮,拿个铅笔当玩具似的转着玩,还默念着过年和平常有啥区别呢?

在一旁擦地的我,看到他这个样,真是哭笑不得,同时感叹,现在的孩子竟然觉察不出过年和寻常日子的区别

我提醒他,你没发现这几天街上人多了吗?上面几家店面门口都摆放了烟花,这就是和平常的区别呀。

听我这说,他似乎有了思路,飞快地写了起来。待他写完我看了看那册子,主要是一些一些生活方面相关题目,对于小孩子还是有点难度的,还有很多猜谜语打字迷。

擦好地,我们同五叔车子一起去上坟,车子上他们放的音乐是《大花轿》《大中国》《笑脸》《谢谢你给我的爱》……真是够老的歌词。五叔五婶都是70后人,特意下载这些老歌,是为怀旧吧!

我听着这些音乐我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那些远去的记忆浮上心头,有一种前世今生的感觉。

车子停在二叔家门前,我们同堂妹一起上山,路程倒是不远,一个多小时就搞好回来。临走二婶送我两包山上打的干竹笋子,野生无污染,可以泡开烧肉吃或者做火锅,自然欢喜着。

中午,婆婆在家把压熟的鸡下面条,简单吃下就开始忙活年夜饭。

烧条鲑鱼,红烧肉,火锅等共做好8个菜。因为大年初一,有亲戚要来我家拜年,婆婆说搞太多菜剩了麻烦,反正现在哪天都和过年差不多,随时吃新鲜的更好。

可见现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对年都没有太多讲究了, 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小时候过年至少要搞12个菜,是一年里吃得最丰盛的日子,年夜饭上的一条鱼,就看看过过眼瘾不动筷子,老人说这样会“年年有余”,这是人们对心中美好愿望的寄托。

现在很多陈旧的思想不断被打破。

昨晚我们家五点多开始吃年夜饭,开吃之前在门口放了挂十万的鞭炮,外面不断有烟花爆竹声,哦,真的是过年了。

边吃边在几个微信群里抢红包,我的第三期写作课堂群里,因为有蒋坤元老师这个大土豪,带动气氛,一晚上红包雨不断,他一发还是几百的发,我们笑称和土豪做朋友就是好,尤其是这种心怀博爱的人。

真心希望一年两年后,我们依然都还在一起,相伴在写作的路上,相信那时,我们的梦想都会照进现实,一期学员,一辈子朋友,你不离我不弃。

我曾承诺2019年的情人节,群里谁还在坚持写作,给他们一人写一封情书,我这是用心良苦呀!

2018年的春节晚会,我是在边玩手机边看,于我来说最大的亮点就是王菲和那英的合唱《岁月》。

相隔20年的岁月,她们俩再次同台,还记得1998年的《相约九八》依然就在眼前,看她们现在在台上的容颜和那时似乎没有啥改变。

却是真真切切地过了20年,想起98年,那年有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那年,我刚下学,在亲戚那学习缝纫技术,整天还穿着校服,因为没有其他更体面的衣服,青涩的小少女一枚。

可如今,我的女儿身高都快赶上我,虽然我们家条件很一般般,但由于社会整体条件的进步,女儿衣服吃用比我们从前好太多太多。每次和她讲我小时的事,她如同听神话故事,半信半疑。

20年的岁月在时间的长河里转瞬即逝,20年在个人的生命里却占了三四分之一。20年又可以发生多少事,改变多少人,强悍的终究是岁月。

由于移动端的不断升级进步,网络无线网的普及,大众可选择的娱乐活动多了。

用心看春晚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少,估计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电视是开着,但心思却在手机上,最多偶尔瞟几眼。

十一点多时,我开始上床睡觉,我们这风俗12点是正式新年开始,外面又是鞭炮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响声震天。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

祝福我的简友们新年新气象,平安喜乐!


碎碎念 记录 2018年除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