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产品经理东炜黄的产品荐文

日常用语也要以用户为中心 | 荐文 2018 #36

2018-09-08  本文已影响18人  东炜黄

以下是我在这周读到的一些好文章和一些有意思的内容,也许你也会喜欢。

🗞 荐文

《Design for People, Use People Language》

有时候我们提问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例如,「为什么留存率下降了?」换个角度,「为什么用户不用这个产品了?」,由此思考的角度就截然不同。以用户为中心,从日常用语开始。

《拆解拼多多 13 个拉新裂变的环节》

开红包领现金、砍价免费拿、一分抽奖、明星送红包……论裂变套路,只服拼多多。

《小镇青年的消费崛起》

一二线城市没有红利渐消,而三四线城市的 80 后 90 后休闲娱乐时间充裕,购买力提升,移动互联网、物流继续渗透,一些厂商便下沉去捞这些「小镇青年」消费崛起的红利了。拓展阅读:《我那购物只用拼多多的朋友们》

《Getting to “technical enough” as a product manager》

一个产品经理该懂点技术,可是到底要懂多少呢?作者认为至少要达成以下几点:

  • Trace a user issue (or set of issues) back to the underlying problem.
  • Estimate how long it will take to build A vs. B.
  • Anticipate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with a particular proposal.
  • Brainstorm potential solutions to technical problems.
  • Identify opportunities that arise from new technologies.

💡 有意思

📖 读书摘抄

摘自《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失败的降临总是附带着沉重的包袱。在我看来,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学生时期。上学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就有了这样的烙印:失败是恶魔,失败意味着你没有好好学习和充分准备,失败表示你偷懒了,或者更甚,失败说明你天生就有所欠缺。因此,失败成了让人蒙羞的东西。即便成年已久,即便鹦鹉学舌、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失败的好处,我们仍未摆脱对失败的厌恶。大家读过多少篇以失败为话题的文章?可是,许多人即使在读后频频点头称是,在遇到失败时的情感反应却仍然与孩童时期别无二致。大家也不想这样,但童年时被灌溉的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如何能抹得去?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人们抗拒失败、不惜一切地规避失败的情况。因为无论怎么说,失败的确会给人带来尴尬。面对失败,任谁都会打心眼儿里觉得很受伤吧。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失败。大家一定都听过:如果用适当的方式去对待失败,那么失败便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契机。然而,绝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解读却是: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灾祸。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失败绝不等同于灾祸,失败只是探索新领域时无法避免的一种结果(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失败的价值,没有失败,哪来创新)。可是,虽然我口中说拥抱失败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我同时也明白,单单意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失败的确是令人痛苦的,而这痛苦的感觉会扭曲我们对失败真正价值的判断。为了将失败的两面性区分开来,我们不仅需要面对痛苦的真相,还要感知失败带来的成长有何益处。

💊 对了,别错过

《These 20 Pictures Will Teach You More Than Reading 100 Books》

不得不赞的 20 个人生大道理。


往期荐文可在 这里 翻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uildForever。
也欢迎加入「XX 产品有更新」微信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